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侵华日军的罪行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30 00:32:48
侵华日军的罪行
侵华日军的罪行
侵华日军罪行史记
  ●这是中、日、韩三国学者携手编撰的三国通用的历史读本,历经3年,艰难面世.
  ●中国的读者们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刺向右翼势力的匕首和投枪.
  ●面对未来,我们需要的是国际间的相互理解与谅解.我们坚信,能够建立共同的历史认识.
  序言
  从宇宙观察我们的地球,那是一个蓝色的美丽星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人们改造自然,创造了文明.而文字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因为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前一时代获得的知识,要靠文字传给下一代,下一代加上新的知识后,继续依靠文字向再下一代传递,于是新的知识不断积累,文明获得了发展.
  但是,前辈的经验与教训并不总是被人们重视,有时人们会把过去的记忆隐藏起来,让那些记忆从记录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许多人都有希望把不喜欢的事情忘掉的倾向,觉得那样可以轻松地生活.但是要注意,忘记不喜欢的事情,并不绝对是好事.如果有的同学在上学的路上被街边的石头绊倒了,他只是想今天的运气真不好,但是很快就忘记了的话,那么,在放学回来的路上,很有可能再次摔跤.记住过去的错误,可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会聪明一些.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记住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开辟未来.
  我们认为,这本叙述以中、日、韩三国为中心的东亚历史的书,是一本开辟未来的教科书.由于发生了侵略与战争,由于对人权的压抑,使19~20世纪东亚的历史充满了创伤.当然,东亚的过去也并不是一片漆黑.东亚有悠久的友好交流的传统,出现过许多为了光明的未来而跨越国境努力的人们.我们应当继承过去时代的积极面,而彻底反省以前的错误.应当在我们美丽的地球上建设更加和平与光明的未来.为了和平与发展,我们通过学习东亚的历史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经验与教训?这就是我们编写这本书的目的.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历史,面对未来吧.
  这本书是中国、日本与韩国的学者、教师与市民共同编写的.在三年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有过许多的意见分歧,但是通过对话与讨论,逐渐达成了共有的历史认识,以至现在能够在中、日、韩三国同时出版这本书.我们共同觉得:中、日、韩三国在地理与历史上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希望在越来越逼近的“地球村”时代,三国之间能够对邻国的历史与相互的关系有正确的了解.本着这种愿望,我们编写了这本书.其实,这也是我们这一代还不能彻底完成的课题,我们希望三国的青年人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创造东亚未来的新篇章.
  由于是介绍中、日、韩三国近现代史的一本书,对任何一国的读者来说,都可能会有陌生之处,甚至可能有不理解的地方,但是请大家不要灰心.只要我们怀着相互理解的愿望学习过去的历史,东亚以及世界的未来就会越来越光明.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共同编写委员会
  2005年5月
  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对中国无辜军民实施杀、烧、淫、掠暴行的总称.
  南京沦陷
  12月1日,日本最高统帅部向以松井石根为司令官的华中方面军(包括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下达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于是日本军队向南京推进.虽然中国国民政府部署了10余万兵力守卫南京,但日军很快占领南京东郊与南郊,用飞机与重炮轰炸市区,到12月13日,南京终于沦陷.
  屠杀
  日军在占领南京的时候,对城内外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搜查隐匿在城内的中国士兵,即所谓“便衣兵”.多数没有来得及撤退的中国军人被俘.在搜捕“便衣兵”的过程中,日军根据人们头上的帽箍,肩上、手上的老茧作为判断是否军人的证据.但是很多平民也被抓走,即使躲在难民区的平民也不能幸免.
  日军将捕获的中国军民驱赶到长江边和南京郊外集体屠杀.与此同时,日军还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住宅、寺庙、村庄等处随意杀人.根据1946年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调查,确认被日军集体屠杀并被毁尸灭迹的有19万多人,被零散屠杀、尸体经过南京慈善团体掩埋的达15万多具.
  在东京审判的判决书中曾记载:“在日本军队占领的最初的6个星期里,南京及其周围被杀害的平民及俘虏就达20万人以上.”
  抢劫和奸淫妇女
  日军进入南京后到处抢劫、纵火,南京城南最繁华的商业区和人口密集的住宅区是受害最严重的地区,主要街道几乎都成了废墟.而在抢劫、纵火的同时,日军还有组织地或是分散地肆无忌惮地强暴妇女,甚至对在难民区避难的妇女也不放过,冲进那里对妇女实施强奸.德国人约翰·拉贝在1938年1月14日给上海理事会主任W·迈尔的信中指出:“约两万名妇女和姑娘被强奸.”
  日本政府与军方当时对日本国民进行了新闻封锁,但南京大屠杀的暴行遭到了世界舆论的谴责.
  细菌战、毒气战和人体实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违背国际公约肆意开发、制造和使用细菌武器与化学武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什么样的伤害?
  化学部队与细菌部队的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陆军秘密进行了化学武器的开发,建立了专门制造毒气的工厂.侵华战争开始后,日本化学部队被派往中国战场.关东军中还有一支以进行对苏化学战准备为目的的专门的化学部队——516部队,设在齐齐哈尔市.
  1932年,石井四郎(陆军军医、医学博士)开始在东京的陆军军医学校中进行细菌战的准备,1936年,根据日本“军令陆甲第7号”命令,在哈尔滨的平房正式建立名为“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队”的细菌部队,石井四郎担任部队长.1941年后,“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队”称为“满洲第731部队”,并在海拉尔、海林、林口、孙吴等地设立支队.“特别输送”与人体实验
  关东军宪兵队将抓获的部分抗日志士和为苏联从事情报工作的人员秘密押送到731部队,作为细菌实验的“材料”(又称原木),这一过程当时被称为“特别输送”.1999年和2001年,在黑龙江和吉林省的档案馆相继发现了关东军宪兵队遗留下来的关于“特别输送”的档案.
  731部队将“特别输送”的人员关押在秘密监狱里,进行鼠疫、伤寒、副伤寒、霍乱、炭疽等几十种细菌实验,还进行冻伤、人血和马血互换、人体倒挂等实验,甚至进行活体解剖,并与化学部队共同进行毒气实验.据731部队要员供认,至少有3000人在这里被残害.
  实施化学战与细菌战
  1937年7月27日开始,日本军队根据参谋总长的命令组建派往中国战场的化学部队.此后,又培训各部队中从事化学战的人员,并在中国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据统计,日军使用化学武器超过2000次,有9万余中国军民受害,其中国民党士兵受伤4.7万,死亡6000;八路军士兵受伤3.7万,死亡1500;平民与战俘伤亡1万余人.
  1939年,731部队首次在中蒙边界的诺门罕战斗中使用了细菌武器.随着侵略战争的扩大,日本关东军和华北、华中、华南的派遣军以及南方军中,都建立起名为“防疫给水部队”的细菌部队,先后对中国的浙江、湖南以及山东、广东等地实施了大规模的细菌战,造成大批和平居民死伤.仅湖南常德一地有实名记录的死亡人数就达7463人.
  遗弃化学武器的伤害
  1925年的日内瓦议定书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细菌武器与化学武器,因此731部队在战败前撤退时,杀害了俘虏,炸毁了建筑,将重要资料和物资带回日本.但由于携带病菌的老鼠、牲畜四散逃逸,造成哈尔滨郊区鼠疫流行,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鼠疫才被遏制.
  同时,日军还把大批化学武器丢弃在中国,遗害无穷.直到最近几年,被日本军队秘密掩埋的化学武器仍不断被发现,导致遗弃化学武器在战后不断发生伤害事件.根据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要求,1999年中日间就处理遗弃化学武器问题达成了备忘录,开始对遗弃化学武器进行销毁工作.
  日军“慰安妇”制度
  1931年底,为了解决日本军人性的需求,海军指定在上海的4个日本风俗店为特别慰安所.1932年3月,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到达上海后,从防止性病在日军官兵中蔓延的考虑出发,同时也希望避免发生更大规模的强奸事件而招致批评,决定仿照海军的做法推广设立慰安所.于是,首先从日本国内招募了“慰安妇团”,设立了为日军官兵提供性服务的场所.这是日军“慰安妇”制度的开端.随着战争的发展,日本军队中患性病人数大增,严重影响战斗力.于是日军开始大规模地迅速建立
  军队性奴隶体制.“慰安所”制度先在东北,逐渐在其他各地也开始推广.1937年12月在南京发生了大规模强暴中国妇女的事件后,日本军队决定在华东地区也推行“慰安所”制度.名义上,“慰安妇”制度是为防止日军大肆强暴妇女引起性病的泛滥,是统治层期望让军人们在“合法”、卫生的条件下,安全进出军队控制下的强奸中心——慰安所.但实际上由于日军军纪松懈,尽管设立了“慰安所”制度,日军强暴妇女事件的数量并没有减少.
  战场上的日军性奴隶主要由中国妇女和朝鲜妇女构成.日军依靠汉奸的协助,或以招工的名目欺骗,或强征妇女充当慰安妇,而被俘的抗日女战士则被强迫送进慰安所.亚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和军队又把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群岛等东南亚地区的妇女强征为“慰安妇”.被强迫作为慰安妇的妇女身心都受到严重伤害,有的至今仍有相当深的心理障碍.“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军队和国家对女性的战争犯罪.
  “慰安所”的设置、管理与控制是由日军进行的,而日本的外务省、内务省以及朝鲜总督府、台湾总督府等国家机构都参与了招募和移送慰安妇的活动.所以,“慰安所”制度是日本政府与军队的集体的犯罪.而“慰安妇”则是没有任何人身自由,被迫为日军提供性服务的妇女,是日军的军事性奴隶(sex slave).(摘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本报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