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宋词分享《一剪梅.舟过吴江》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秦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3 22:21:43
宋词分享《一剪梅.舟过吴江》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秦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词分享《一剪梅.舟过吴江》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秦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
其实一开始喜欢他是因为有首《江城子》 但后来我查证了一下 知道不是他的作品 再答: 但也接触到了他的其他作品 所以还是很喜欢
再答: 但也接触到了他的其他作品 所以还是很喜欢
再答: 但也接触到了他的其他作品 所以还是很喜欢
再答: 例如这首一剪梅 一个春愁总领 其后思及的所有东西都极富感情
再问: 嗯嗯。有理/强
再问: 请问你是哪人
再答: 福建
再问: 哇…向往。我四川的
再答: 四川很好啊
再问: 嘿嘿…福建好
再答: 看你前面有繁体字 还以为是香港人哈~是喜欢古风的东西么?
再问: 是。
再问: 并且我这手机是港版的
再答: 不过也可以装繁体字的输入法就是了~
再问: 嗯嗯。你也可以啊
再答: 我以前试过 不过还是习惯简体~
再答: 叶公好龙 哈哈
再问: 呵呵…你多大了
再答: 高中
再问: 高几了?我大二。学中文的
再问: 高几了?我大二。学中文的
再问: 高几了?我大二。学中文的
再答: 有想过要学中文 我是文科生哈哈 不过语文老师说中文学完专业知识实用性很低唉
再答: 有想过要学中文 我是文科生哈哈 不过语文老师说中文学完专业知识实用性很低唉
再答: 毕业几年之后就慢慢都忘记了
再问: 错。我选修的对外汉语,工作不愁
再问: 错。我选修的对外汉语,工作不愁
再答: 哈哈 当然有特别除外的~
再答: 不过我想学的那些的确都比较……不实用π_π
再答: 完全是因为兴趣了
再问: 有兴趣自然能有所成就
再问: 有兴趣自然能有所成就
再问: 有兴趣自然能有所成就
再答: 说的对呀~
再答: 欸 所以对外汉语是做什么的?
再答: 欸 所以对外汉语是做什么的?
再答: 欸 所以对外汉语是做什么的?
再问: 好几种选择,当大使,去国外教汉语…
再答: 相当于要另外再修一门语言?
再问: 手机得充电了,待会聊
再答: 好的
再问: 也是
再问: 吴文英的唐多令也不错
再问: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再答: 只看过第一句 但整首看的时候感觉惊艳了
再答: 不对 那句 花空烟水流也看过
再问: 嗯嗯
再答: 好像 可能是以前老师给我们看过 有这么些印象
再问: 他还有首夜游宫也不错
再问: 我记得是: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炎星疏楚山晓,听啼鸟,立河桥,话未了。
再问: 下阙是: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再答: 这两个词牌都很少见?
再问: 对。但唐多令在我曾经有个QQ群裏好些人喜欢这个词牌
再答: 是很棒啊
再问: 你有佳作没
再答: 没有的 我想学中文系有一个原因就是想提升语言素养 至少可以写出称心如意的东西
再答: 现在的功底让我觉得这东西很幼稚唉
再问: 嘿嘿…有道理
再答: 我好像打错字了……
再答: 是写不是这
再问: 我有时爱写点,但大多是绝句之类的
再答: 求看
再问: 说四个字
再问: 想好了没?我喜欢即兴的藏头诗
再答: 不好意思……刚才跑去写同学叫我写的填词……然后网络还断了→_→
再答: 这么晚了你应该也睡了……
再答: 四个字的话 旧槐齐辛 你也可以给我三四个字 虽然我写的质量不好 到我尽力~
再问: 水雾云烟
再答: 水色染雾霭,云起没烟村。【藏头诗掰不出来了……抱歉】
再问: 旧道春深草连溪,槐花树下儿时依。
再问: 齐头并肩向桥渡,
再问: 辛勤揽舟同船栖
再答: 求解最后一个字怎么读?
再问: 发音为妻
再答: 点个赞~
再问: 意思是少年两人到河边上船上玩
再答: 嗯 看懂了~
再问: 早点你赞了
再答: 昂 我是说给你点个赞哈哈
再问: 你好聪聪
再问: 呵呵,只能说说而已,不能加分
再问: 放学了?
再答: 就是觉得你很厉害啦~
再答: 放学了 我在教室里整理东西
再问: 嘿嘿…谢谢了
再答: 对外汉语都学些什么呢
再问: 我老师说要写好诗,必须多读精典的古代诗词
再问: 外语和汉语,外交礼节等等
再答: 我觉得就是要积累 但没有学专业课总觉得少了什么 所以很想学这样的专业
再答: 感觉这样的专业很符合我的理想哈哈
再问: 是吗?
再答: 以前一直以为 如果想学多门语言 一定就是要同时修几个专业
再问: 其实,把母语真正学好就可以成专家
再问: 你个子有多高
再答: 欸 161
再问: 女生像你这年龄还会长的,
再问: 女生像你这年龄还会长的,
再答: 我觉得我可能就这样了 我快满18了都
再答: 不过 穿五厘米左右增高的话也不觉得自己矮了
再问: 嗯嗯。女生踏入社会後大多会穿高跟鞋,
再问: 你的手指长麽
再答: 南方多雨 穿底厚些的鞋子脚也不容易湿
再答: 不长~手小的很
再问: 女孩手小没关系。手指让我看看好麽
再问: 我的手好大
再问: 我爱打篮球做引体向上运动,手有点粗糙了
再答: 等等
再答:
再答: 指甲有阵子没剪了
再问: 嗯嗯。纤指引红线,万针绣鸯
再问: 你会做饭麽
再答: 会吧 至少能吃 哈哈
再答: 刚才和妈妈在外面吃饭 现在才连了wifi
再问: 哦。在吗云云
再答: 在 不过我叫阿酸哈哈~
再答: 叫云暖也是可以的
再问: 哦。好吧云暖
再答: 怎么了?
再问: 想和你聊会
再答: 不好意思 刚才和妹子讨论填词
再答: 要聊什么呢?
再问: 我们也可以填词啊
再问: 你说
再问: 一人一次问答
再答: 嗯 好像不太一样 我说的是歌词的填词~
再答: 诗词的以前倒也有过哈哈~
再问: 额…
再答: 不过现在是在帮同学的广播剧社团填词
再答: 这次要我写欢脱的六一风格 我要疯了
再问: 那你喜欢谁的诗词
再问: 还写六一的?晕
再答: 之前因为那首江城子 所以都是说蒋捷 后来知道不是他写的了 突然不知道要说谁了
再问: 我知道的是蘇轼的很好诶
再答: 是那个 一句轻许 三生绕指柔
再问: 还有那个十年生死两茫茫…
再答: 嗯
再答: 初三的时候
再答: 老师让每个同学每天在黑板上这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词
再答: 有个同学写的就这首
再答: 苏轼的 虐瞎了
再问: 你写的哪首?
再问: 虐瞎?何意?
再答: 就是很虐~
再答: 那时候还没有轮到我就中考了
再问: 虐?在你们那常用这词吗
再答: 不过 要写的话 应该是陆游的钗头凤或者吕本中的采桑子
再答: 常吧 就口语
再答: 算网络流行吗
再问: 那现在你最喜欢的其中诗词之一可以举例麽
再答: 我记得很散
再答: 东一句西一句
再问: 还又不能算很流行的网络语
再答: 能整首的
再问: 散好
再答: 可能就是江城子了
再答: 虽然是后人所做
再答: 但我很喜欢
再问: 那就背我听听。可以用语音也行
再答: 采桑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再答: 这个也是可以整首的
再答: 现在家里人睡了 不好开语音了
再问: 我在听
再问: 读
再答: ?我是说开语音的娘亲大人会听到哈哈
再问: 嗯嗯。那就输文字呗
再答: 江城子吗?等等哟
再问: 嗯嗯
再答: 翠林深园小红楼,芳草碧,梦魂幽。短唱轻吟,无奈是穷秋。回首不堪肠断处,凭何续,几多愁?
年华依稀似水流,思悠悠,百花洲。一句轻许,三生绕指柔。谁在夜深常入梦?酒醒后,空凝眸。
再答: 就感觉 第一眼很惊艳 然后一直很喜欢 因为那句 一句轻许 三生绕指柔。
再问: 这是老吕的江城子?
再答: 不是
再答: 是一个武侠小说作家写的
再答: 被人意淫成了蒋捷的作品
再问: 谁写的?
再答: 我去找找
再答: 原秋语
再问: 是台湾的?
再答: 大陆的吧
再问: 黄昏卸得残妆罢,窗外西风冷透纱,听樵豉,一阵一阵细雨下。淆淆泪似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著红绣鞋儿占鬼卦。
再答: 这是?
再问: 这是什麼诗牌我没琢磨,但女人想丈夫的心情写的跃然纸上
再问: 作者是蒲松龄
再问: 真正好
再答: 没见过这样的词牌
再答: 特别是最后一句
再答: 很有蒲松龄的意思哈哈哈
再答: 整首词很有意思
再问: 这是我高二时初涉聊斋志异时最感叹的长短句
再答: 唔 我不大看聊斋 古文的东西只看了浮生六记 还没有看完 但喜欢那样的文字
再问: 对。後来听老师讲,古人有用鞋占卦的习俗。
再问: 我非常喜欢古中国文
再答: 这真是长见识了 用鞋卜卦
再答: 最喜欢的古文集子大概是哪本呢
再问: 意思是这样的:比如女人想丈夫了,又怕他出事,就用自己的绣花鞋卜卦,一只阳一只阴最吉
再答: 突然觉得 你刚才发的那个 就算只是一段描述 这种长句短句的结合就很有表现力
再问: 我几乎都有御览
再问: 嘻嘻
再问: 对。我也觉得这种形式很富表现力
再答: 膜拜大神
再答: 我都看得很少
再答: 能看下去的没几本
再问: 元曲你有涉猎麽
再答: 至今最喜欢也就浮生六记了
再答: 有看一些
再问: 可以说我喜欢古汉语因聊斋志异起
再答: 我 应该是古风歌听多了哈哈
再答: 还有古风小说
再问: 古汉语的精炼没有其他文字可以望其项背
再答: 还有就是它独特的美感
再问: 我记得元代有个叫查德卿的有八首《一半儿》
再答: 我去看看
再答: 元曲好像有一种很口语的韵味
再问: 对。中国古文和辞,赋,诗词曲等各有妙不可言之处,其字裏行间的美,非华人可以真正感悟
再问: 对。很口语。按现在的话说很接地气
再答: 我还是偏爱古诗十九首那样的
再问: 你找到老查的一半儿没
再答: 看了
再答: 有种感觉 才问你的~
再问: 我当读曹植的洛神赋那天我什麼都不想看见。太美了,太超然了
再答: 我略困了 要睡着了 晚安咯~你每天都这么野猫可不好
再问: 尤其是他写到第一眼见到洛神时的描述:仿佛兮若青云之蔽月,飘渺兮若流风之回雪…
再问: 好吧。我也有点困了。88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