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谁知道有关实事求是的案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8 15:09:39
谁知道有关实事求是的案例
谁知道有关实事求是的案例
河间献王德(1)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2),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3),加金帛(4)赐以招之.繇(5)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
  刘德,西汉景帝的第三子,栗姬第二子.景帝前二年封为河间王,卒后谥献,又称为河间献王.刘德好研习学问,喜欢古代的事物,做事切实,力求真确.他凡从民间求得好书,必精心缮写副本还给对方,留下真本,并多加财物赏赐给他.
  因此,四方各地有学问的人往往不远千里,将先人留下的旧书进献给刘德,所以他收藏的书,竟然与汉王朝皇家藏书楼的数量相当.当时,淮南王刘安也喜爱收藏书,但所征得都是浮夸巧辩而不实用的书.
  献王所搜集的书都是古文及先秦旧书,如《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等之类,是儒家经典与解释经典的著作,都是孔子弟及其门人的论说.
  据载,自从秦始皇焚书后,古文书籍几乎全部湮灭,由于刘德倾力搜集,获得许多先秦时代的古书,并严肃、认真的从事整理研究,使这些珍贵的古籍得以流传后世.
  因此,刘德深受后人赞扬,东汉史学家班固编著《汉书》时,就替他写了传记,称颂他∶“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大意是说,刘德尊崇儒术,修习礼乐,治学严谨,做学问时必定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后,才从中求得正确可靠的结论.原文中的“实事求是”被引用为成语,指做事实在,力求真确.
再问: 有没有字比较少的,现代的案例啊,政治课上用的,谢了
再答: 978年5月~6月在北京召开了解放军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这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军政治工作拨乱反正的一次重要会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当时正是全国政治、思想理论战线上面临彻底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纠正“左”的影响的关键时刻。这种流毒和影响的突出表现就是所谓“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种观点把检验真理的标准弄混乱了。1978.5.11《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根本事实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通过这场讨论,人们重新学习了实践是检验这里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认清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本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深入阐述毛泽东同志关于实事求是的正确观点,本文是讲话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