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孙中山生平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9 01:11:24
孙中山生平简介
孙中山生平简介
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逸仙.1866年11月12日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他幼年时,家境贫寒,六岁便开始参加农业劳动,十岁始入村塾读书.
  1878年,孙中山随母亲到檀香山投靠哥哥孙眉,并在当地学校就读.这次出国开阔了他的眼界,对他的思想发展起了积极影响.正如他后来所说:“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孙中山在檀香山学习五年后,于1883年回国,又先后就读于广州南华医学堂和香港西医书院.在学习期间,常与好友陈少白、尤列、杨鹤龄三人议论时政,抨击朝廷,阐述革新抱负,被时人视为大逆不道,称为“四大寇”.1892年,孙中山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开始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济世.
  1894年初,孙中山北上投书掌握中国军事外交大权的李鸿章,提出以西方国家为楷模,实行改革,使国家达到独立富强的目的.由于上书遭拒,更受到甲午中日战争惨败的刺激,孙中山开始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逐渐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的华侨中,创建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在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主张.1895年,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在广州和日本横滨等地也建立了兴中会组织.1895年和1900年,他领导兴中会并联络会党发动了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
  为了在中国实现民主革命的伟大目的,孙中山在海外进行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和准备工作,并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展开了激烈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孙中山明确指出:革命与保皇,“理不相容,势不两立”,充分表现了他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的立场.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小团体,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同盟会的成立,推进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积极开展宣传组织工作.1905年11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创刊.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并以《民报》为阵地,同保皇派就中国要民主共和制度,还是要君主立宪制度;走革命道路,还是走改良道路等重大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大论战.通过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为辛亥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
  在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同时,孙中山发动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在全国各地也发生了许多群众自发的反封建斗争.这些起义和斗争,猛烈地冲击着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同盟会中部总会推动下,在武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得到广泛响应,全国很多省份相继宣布脱离清朝政府,拥护共和,清王朝的反动统治陷于土崩瓦解之中.
  孙中山在美国获悉武昌起义捷报后,于1911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29日,响应武昌起义的十七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领导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法令.但是,清政府中掌握实权的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一面指使部下联名通电,反对共和;一面又施放拥护共和的烟幕,迷惑革命党人.在中外反革命势力的压力下,软弱的资产阶级被迫妥协让步.孙中山在清帝退位后,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孙中山辞职后,希望致力于实业建设,决心要在十年内建设铁路二十万里.他先后到各地视察,并于1913年初赴日本访问.
  正当孙中山为民国建设奔走之际,袁世凯为巩固其独裁统治,于1913年3月派人在上海刺杀了由同盟会改组成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宋案的发生,使孙中山认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并立即回国,号召武力讨袁.
  1913年6月,袁世凯派兵南下,进攻江西、南京,企图消灭国民党势力.在孙中山的推动下,李烈钧于7月12日宣布江西独立,举兵讨袁,二次革命爆发.接着,南京、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等地也相继独立.由于国民党内部涣散,讨袁军又缺乏统一指挥,二次革命很快失败.孙中山被迫流亡日本.1914年7月,孙中山组织了中华革命党,开展武装讨袁.由于力量单薄,虽曾在江苏、广东等地有所发难,但终无建树.
  袁世凯得逞一时,更加紧了复辟卖国的步伐,于1915年底悍然称帝.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蔡锷等人在云南组织护国军,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讨袁运动.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继承了他的衣钵,公然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1917年7月,孙中山率领部分国会议员南下广州,发动了护法运动.
  1917年8月25日,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开幕.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然而,西南军阀的护法,只不过是借助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而已.当他们与操纵中央政府的直系军阀勾结后,便处处排挤孙中山.1918年5月4日,孙中山愤然辞职.他在辞职通电中沉痛地指出,军阀“南与北如一丘之貉”.6月,孙中山回到上海.
  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在挫折和失败中旁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新的希望.在上海期间,他一面从事著述,总结斗争经验,寻求新的革命道路;一面积极筹划,继续同军阀斗争.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成立革命政府,积极准备北伐.但是,广州政权处在军阀包围之中,极不稳定.1922年6月,粤军头领陈炯明勾结直系军阀,在广州发动叛乱,孙中山被迫回上海.
  孙中山在绝望中遇到了共产党.从1922年8月起,中国共产党派人多次同他会见,苏俄特使越飞多次同他会谈.孙中山真诚地接受国际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帮助,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
  1922年9月,孙中山着手改组中国国民党,1923年1月,发布《中国国民党宣言》和《孙文越飞宣言》.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他在主持广东军政的同时,继续进行国民党的改组工作.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在《宣言》中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孙中山,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勇敢地站在时代潮流前边,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历尽艰辛,鞠躬尽瘁.
  1924年11月,孙中山应邀北上,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的逝世,引起全中国人民及全世界人民的极大悲痛.
  北京、南京、广州、上海、香山(今中山市)等地群众,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深切悼念革命领袖.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实现孙中山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加倍努力”,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悼念活动很快地在全国形成一个广泛的政治宣传运动.
  孙中山逝世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来唁电,共产国际发布告中国民众书.日本、东南亚、美洲、欧洲许多地方的华侨和国际友人,纷纷举行追悼会,追念孙中山为中国革命立下的丰功伟绩.
  中国人民怀着崇敬的心情,深深地怀念着这位伟大的革命者.在他逝世后八十年的时间里,每逢他的诞辰和忌辰,人民群众都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发扬孙中山的革命精神,继承他的革命事业,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1866-1925),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逸仙,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香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村亨村的普通农民家庭.由于他后来在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焦”所以又叫孙中山.他在少年时就有救国救民的志向,以“洪秀全第二”自居.
  1894年,中山甲午战争爆发,在民族危难中,他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同年冬,孙中山在香山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他亲自为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并在1911年武昌起义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1924年1月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建立了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统一战线.
  作为20世纪中国的巨人、伟大的爱国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建立了不朽的业绩,他领导了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开拓了道路;他推翻了封建帝制创建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共和国,他是辉煌的历史里程碑;他的思想理论体系和他指定的政纲不愧为正规的全面推进中国近代化的理论和方案;他为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的中国而献出了全部精力和智慧.
  他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的思想和实践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财富.他是一面旗帜.他的业绩得到了全人类的广泛认同.
  二、孙中山的故事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同学们对他的革命伟业可能略知一些,但对他的少年时代恐怕所知较少.这里我们就来讲几个孙中山少年时代的传奇故事.
  一、孙中山童年时代家境十分贫苦,岁时就随姐姐上山砍柴、下地割草、干农活,十分勤劳.可以说,他是和穷人孩子一起长大的.所以,他从很小的时候就体会到了底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封建压迫和种种不平等遭遇.在他幼小的心田里常常溅起不满现实的浪花.他性格坚强,好打抱不平,在孩子们中有很高的威信.孙中山幼年时有个绰号叫“石头仔”.说起它的来历还有段故事:
  孙中山家附近有一间豆腐店,店主叫亚秀,人称“豆腐秀”.她有两个10多岁的儿子非常顽皮,经常欺负别人,还经常用弹弓射击孙中山,孙中山忍痛追赶他们,狡猾的哥俩早已哈哈大笑着逃之夭夭,气得孙中山直跺脚.有一次,孙中山又遭弹射,他忍无可忍,拾起一块石头就朝前追赶,一直追到豆腐店,狠狠地将石头砸过去,刚好砸在煮豆浆的大铁锅上,“咚!”锅砸坏了,滚烫的豆浆流了一地.亚秀全家大惊失色,见孙中山屹然站着,怒目直瞪他的两个孩子.后来,亚秀到孙中山家论理,父母严加责问,孙中山说明原委,据理力争,亚秀理屈词穷,深知自己孩子的顽皮,回到家里把孩子训斥了一顿.此后,亚秀的两个孩子再也不敢欺负村里的孩子了.
  二、孙中山童年时,有空常到武馆看三合会员练武,与小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他非常好学,喜欢听老人讲太平天国反清的革命故事.有一位曾经跟随洪秀全打过清军的太平军老将士,名叫冯爽观,在早晚乘凉时经常对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金田起义、定都南京、打破江南江北清军大营等故事,孩子们听得个个眉飞色舞.孙中山对这些农民起义的故事有极大兴趣,他十分敬慕洪秀全.有一次在听讲中禁不住脱口而出:“洪秀全灭了清朝就好咯!”冯爽观高兴地摸着孙中山的小脑袋说:“你真是洪秀全第二啊!”从此,孙中山在和同伴玩游戏时常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常常思考着消除天下的不平事,太平天国革命者的英雄形象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广州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堂座落于孙中山先生当年的总统府旧址上,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1929年动工,1931年完成.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外形庄严宏伟,内部结构异常坚固,上盖全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构成.由于力学和声学的巧妙运用,这座建筑物内部没有柱子,回音也较少.全部用地面积6公顷,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公尺,高47公尺,舞台口宽15公尺,深15公尺,座位4729个.
  解放前夕,纪念堂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解放后,人民政府于1963年和1976年两次拨出专款进行全面修葺,增加了化妆间、贵宾室,并改善堂内灯光、音响、座椅、通风和增加冷气设备.x年由广州市政府再次拨出专款,对纪念堂的电器隐患进行了全面的装修改造,更换了音响、舞台灯光控制系统、消防监控中心,美化了环境,是中外人士喜爱的游览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