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诗,词格律怎么分,有什么区别?比如说平仄指的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1 05:09:24
诗,词格律怎么分,有什么区别?比如说平仄指的是什么,
诗,词格律怎么分,有什么区别?比如说平仄指的是什么,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 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拚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拚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拚音字母拚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拚成g ōng,其中g 是声母,ō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 ōng,"同"t óng,"隆"l óng,"宗"z ōng,"聪"c 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 ,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积声调. 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月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1 )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 )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 )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 )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 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 《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这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甚么字归甚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 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 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 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动词的时候解作"做",就读平声(阳平);用作介词的时候解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 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弄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叹","看"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直到近代律诗中,往往也还读平声(读如刊).在现代汉语里,除"看守"的看读平声以外,"看"字总是读去声了.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时有平去两读,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 知道了甚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甚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它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 古人所谓"声调铿锵"[1] ,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 )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 如果你的方言里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像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里有几个声调. 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己方言里的声调,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你的方言里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属于入声字的.至于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代入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纔造成了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着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地方,而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解决.注意,凡韵尾是-n或-ng 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说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 这人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纔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甚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实际上,名词对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这里"美"与"朝"都是专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干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 )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2].因此,像上面所举《易经》和《诗经》是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纔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4] 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关于诗词的对仗,下文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到这里. 注释 [1] "铿锵",乐器声.指宫商协调. [2] 至少是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复.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句第二字和对句第二字都是"我"字,那就是 同一位置上的重复. [3] 字外有圆圈的,表示可平可仄. [4] "根底"原作"根柢",是平行结构.写作"根底"仍是平行结构.我们说是名词带方位词,是因为这里确是利用了"底"也可以作方位词这一事实来构成对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