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陈寿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结合《出师表》加以说明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4 00:54:28
陈寿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结合《出师表》加以说明
陈寿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结合《出师表》加以说明
所谓“识治之良才”,就是明白国家治乱之根本,懂得协调各方,做到安邦定国.
治国之事,首要便是举贤.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成就大事是需要许多人扶持的.《出师表》中有这样一个篇幅“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字数几乎占到了全文的一半,都是在讲人才的问题.事实也证明这些贤才是经得起考验的.详见相关史料.
治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出师表》里也有体现——广开言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有了贤才和处理国事的态度,剩下的,还有国家体制.诸葛亮主张“依法治国”.“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刘璋之时,蜀地多有大赦,不遵法度.故社会时常不安定.刘备入蜀,政权由三股势力组成:荆州,东洲和益州.政权内部矛盾重重,百姓长时间无法度约束,而后刘备又在夺荆州的夷陵之战中惨败,实力大大减小,随即蜀国南中又发生叛乱,吴蜀之交渺茫,魏国也不断送来全乡信:诸葛亮在建兴元年面对情况可谓是四面楚歌.而仅仅用了三年多,蜀国便焕然一新.《出师表》有言:“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可见诸葛亮识治之才.
其实,总感觉一篇《出师表》太少,可看的很多.《三国志》蜀国部分,《诸葛亮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