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物理 > 作业

大家都知道,我们家庭电路都是并联,那我想问一个问题.一般灯泡的点只是随其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因为通电久了,温度便增加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物理作业 时间:2024/06/25 18:45:28
大家都知道,我们家庭电路都是并联,那我想问一个问题.一般灯泡的点只是随其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因为通电久了,温度便增加了)那么,为什么我打卡灯的时候灯很暗,而过久了便变亮了.根据变形式P=U平方/R可知,当其电阻越大则P(功率)越小(灯因变暗)那为什么灯还变亮了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家庭电路都是并联,那我想问一个问题.一般灯泡的点只是随其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因为通电久了,温度便增加了)
一楼的答案是有问题的,如果R变小,P变大的话,灯丝会一直升温把灯烧掉的.
我用通俗点的文字和你解释.
一般的白炽灯的额定功率其实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发热功率,一部分是发光功率.灯丝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灯丝温度上升时,热量无法仅仅只靠与灯泡内空气的热传递散发,来不及散发的热量转换成光能散发出来.
首先你要认识两个基本规律,中学阶段很难了解到:1.在同种稳定的环境状态下,任何物体会与周围物体保持一定的热交换平衡.2.白炽灯电路是纯电阻电路,原因是灯丝发出的光能实际上是由内能转化来的,也就是说先发热,热再转成光.
在刚开始通电的时候,灯丝还未发光,电能全部转换为内能,此时内能很大一部分保留在灯丝内部,让灯丝升温,有一部分散失到空气中.要注意的是,灯丝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未发光),灯丝向空气释放热能的功率就达到最大,尽管灯丝实际消耗的电功率已经减少,但仍比灯丝向空气释放热能的功率大得多,这一部分能量依然以热的形式存在于灯丝内.这样,灯丝温度持续上升,达到一定的值后,灯丝于周围空气间的热平衡极限就被打破,灯丝内的热无法再只以热传递的方式和空气交换热能,必须另找途径散热,于是就开始发光了.这时候,灯丝实际功率已经比刚开始时减少了很多,但依然比灯丝与空气热传递的功率大,这两个功率的差值,就是发光功率了,也就是说P(额)=P(光)+P(热),达到这个平衡以后,灯丝温度不再变化,灯泡就稳定发光了.
虽然有点抽象,但我也只能这么解释了.如果哪里写的不好,希望楼主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