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三国演义中,为何诸葛亮对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7 19:16:59
三国演义中,为何诸葛亮对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没有更加详细贴切的回答么?
三国演义中,为何诸葛亮对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知遇之恩,古人眼里知遇之恩好比父母的恩情,甚至以死相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诸葛亮虽然是当时的名士但是出身卑微,能够不嫌弃寒门而重用的恩情在当时非同小可.例如袁绍,他看起来貌似广招贤士,其实非常注重出身,庞统,郭嘉等顶级谋士曾主动入士袁绍,后来都失望离开.原因就是他们出身卑微,没有家境.不然,袁绍能坐拥天下也说不定了.
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虽然是没落皇族,但是在当时身份是很重要的,举个例子,张辽比曹真的功绩要高,但是张辽的官职怎么也不会比曹真高.就因为曹真是本宗宗族.更何况诸葛亮没有做任何事迹前就赢得刘备三顾之恩,而且立刻封为军师.这样的恩情是我们现代人比较难能体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三顾茅庐会那么出名的原因.
事情大小都过问诸葛亮,完全放心给诸葛亮治理国家,这份信任是难能可贵的.
白帝城刘备临死对诸葛亮托孤的肺腑之言大意是:我后悔不听先生的话才会有今天的失败,魏国国君曹丕,先生你的能力才干比他高得多,刘禅年幼,请尽心辅导,倘若教化不了,你可以废了他自己治理国家.然后当着诸葛亮的面对刘禅说:先生就是你的父亲,先生的话就是我的话,要听先生的话,毋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握着诸葛亮的手含泪死去.试问此情此景诸葛亮的心是如何心如刀绞,感动涕零呢?
荆珂刺秦王是有名的典故,荆珂和秦王之间没有任何仇恨,只是为了报答公子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事实上无论他是否成功刺杀秦始皇,他都得死,他也明白,但是古人就是如此执着.
就因如此诸葛亮才会那么尽心尽力为蜀国付出,不顾身体状况,挥泪写下出师表,六出祁山最后累死病死在军中!临死前都还想着如何让蜀军退军,无法在有生之年完成先主的愿望.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楼主,望能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