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有谁知道宗璞 西湖漫笔的阅读答案啊(就是初一下语文导学上的).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8 03:01:43
有谁知道宗璞 西湖漫笔的阅读答案啊(就是初一下语文导学上的).急!
有谁知道宗璞 西湖漫笔的阅读答案啊(就是初一下语文导学上的).急!
19.作者写的是西湖,为什么文章开头却从《永远的微笑》写起?(4分)
20.结合文意,分析文章结尾“这热闹,不更千百倍地有意思么”一句的具体含义和作用.(5分)
21.阅读下面朱自清的散文《绿》中对梅雨潭“绿”的描写片段,回答问题(6分)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梅雨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
《西湖漫笔》第⑤段至第⑧段详细描写了西湖的“绿”,与《绿》的选段进行比较,你认为哪个描写更好,并简要说明原因.
(1)《西湖漫笔》中对“绿”的描写好.(1分)《西》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不仅从整体写出了西湖绿的特点,还选取了苏堤、花港观鱼等进行了点的描写.“绿”的特点既有共性,又有变化.(2分)《西》对西湖的“绿”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将绿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譬如“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可视可感可触,且层次丰富,气氛浓郁.又譬如写:“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文字极为简约,却传神尽意.(2分)《西》融情于景,将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融入到了景物描写之中,含蓄委婉.如“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语言通顺流畅1分)
(2)《绿》中对“绿”的描写好.(1分)《绿》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了梅雨潭的绿.通过描写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西湖和秦淮河的水波等等的“绿”的不够恰到好处来突出梅雨潭“绿”的美丽.(2分)《绿》采用了第二人称来写,用“你”来称呼梅雨潭的“绿”,拉近了与梅雨潭的“绿”的距离,便于抒发对其强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分)《绿》情景结合,既有对梅雨潭的“绿”的描写,又有直接抒发对梅雨潭的“绿”的感情.(2分)《绿》描写梅雨潭的“绿”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既有通过描写别的地方“绿”来衬托梅雨潭的“绿”,又有对梅雨潭的“绿”的直接描写.(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语言通顺流畅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