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生物 > 作业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大元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小组,首先选择了兔子卵细胞作为受体卵.他们采用了两种核移植方法,即电融合法和核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生物作业 时间:2024/06/25 19:07:55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大元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小组,首先选择了兔子卵细胞作为受体卵.他们采用了两种核移植方法,即电融合法和核直接注射法,把大熊猫的体细胞核移入兔的去核卵细胞质中.经过精心的实验,他们已得到了大熊猫的重构胚.
用上述方法能否扩大大熊猫种群的基因库?为什么?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大元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小组,首先选择了兔子卵细胞作为受体卵.他们采用了两种核移植方法,即电融合法和核
不能,因为克隆技术是体细胞核移植的繁殖法,属于无性生殖,那么,用一只熊猫的体细胞,无论造多少个重构胚,都等于那个大熊猫自己,因此没有新的基因和基因型产生.
当然,不可否认突变带来的新型基因,不过这个概率和熊猫群自然突变的概率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