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1 06:27:22
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根据历史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一、爱国、气节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 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的.不仅具有倡寻民族气节,挽救民族危亡的积极 意义,而且突出了要求把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崇高的历史责任感,所以每当中华 民族濒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都起到了救亡图存的战斗号角作用.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诸如卓 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 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的精神气质.汉朝的苏武牧羊,威武不屈服,时穷 节乃在,丁年奉使,皓首而归,历代为之传诵.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诗《正气歌》以其浩然正气与南宋朝廷苟且 偷安的“邪气”斗,与元统治者的威胁利诱“邪气”斗,留取了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要为人间留 正气”,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诗人朱自清临终前虽贫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气饿死不领美国 粮…….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又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新中国刚成立时,一批留学 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 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钱三强 更是冒着生命危险…….
  以上种种爱国、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 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时值今日在糖衣炮弹下不是也 有好多人倒了下去吗!所以在历史教学中突出爱国、气节的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 况下作为一名中国人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二、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明代 戚继光年仅十七就承文职,当上了登州卫指挥佥事.他对父亲表示,要做一个“身先士卒,临敌忘身”之士, 还写下了“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日后在荡平东南沿海倭寇和防止北方异族的入侵建立了不朽的 功绩,成为名垂史册的民族英雄.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 ,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 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当个人,民族,国家处于逆境时更应奋发立志.司马迁曾总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 《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是发愤立志的最好例 子.“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显现了从逆境中走出来的可贵精神.迭经 优患的中华民族始终坚强地屹立于世界之 林,“卧薪尝胆”的志向,多难兴邦的信念,坚韧不拔的精神起了多大的激励作用啊!
  有志者事竟成.在历史教学中灌输奋发立志的思想非常重要,同时也要使学生明白虽说人各有志,但这志 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应把个人的理想抱 负与祖国民族利益联系在一起,把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与为民造福联系起来.更要使学生明白奋发立志既要从大 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从而完成大志.
  三、改革、创新
  中华民族虽也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的一批优秀人物跟随时代的潮流,锐意进取,勇于改革创新是分不开 的.
  惨遭车裂的商鞅,虽牺牲了生命,却使秦国后来居上,超出东方六国,成为兵革强大,请侯畏惧的天下雄 国,为秦始皇“灭诸侯成帝业”的统一中国大业奠定了基础.商鞅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理论 根据,“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可贵品质,显示了一代新风.被列宇誉为“中国十一世 再答: 够吗?
再答: 主要是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