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欣赏吉春亚老师指导《如何写好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5 02:24:18
欣赏吉春亚老师指导《如何写好读后感》
欣赏吉春亚老师指导《如何写好读后感》
[欣赏吉春亚老师指导《如何写好读后感》]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步步高小学罗艳萍
一直认为写读后感是学生最头痛的事,自己曾想过很多办法想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方法想了不少,但都不凑效,欣赏吉春亚老师指导《如何写好读后感》.本学期,有幸走进吉老师的课堂,聆听了她一节关于如何写好读后感的作文指导课.吉老师的语文课扎实而有深度.她深厚的文学素养,润物细无声的教学风格,学生迷惑不解时那巧妙的点拨令我折服.在亲身经历吉老师精心建构的课堂后,我不禁茅塞顿开,大有畅快淋漓之感.静心思量,为何吉老师的课能如此扎实高效?继而,豁然开朗.这节课巧妙的设计是她成就高效课堂的有力武器.在短短的三十五分钟时间里,我明显感受到孩子们在她极富智慧的引领下活跃了思维,提升了能力.
一、导入“巧”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写好读后感,一起读题.
课件出示题目:眼睛明亮 身材合体
——如何写读后感
师:读了题目,你有疑问吗?
生:“眼睛”和“身材”是指什么?
师:题目就是读后感的“眼睛”,非常重要.“身材”是指文章的各个部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才能使读后感的“眼睛”明亮,“身材”合体.
(点评: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导入就是本课的亮点之一.从题目来看,吉老师花了很多心思.多巧的题目!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接下来吉老师采用了质疑激趣,让学生想探个究竟,自主参与到课堂上来,从“要我学”变“我要学.”)
二、引导“巧”
吉老师把这节课分成两块处理,第一块:“眼睛明亮”部分.第二块:“身材合体”部分.
(一)“眼睛”部分的巧引导
师:你们看,这是我们同学在读了西游记后写的读后感题目.你们感觉哪个题目更合适些.
出示:
1、读《西游记》有感
2、坚持不懈,才能走向成功
——读《西游记》有感
生:我感觉是第二个题目合适些.前面一个题目太大了.后面一个内容好些一点.
师:很会学习.第一个题目的确太大了,没有抓手,到底哪一点感想啊,是赞扬悟空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还是欣赏沙僧勤恳无私,默默奉献,还是说明一个道理“历经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罢休”等等.读完一本书其实很有很多感想,我们可以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点来确定写读后感的题目.你们看,如下几位同学读了课外书以后拟定的题目就很值得大家学习.
课件出示:
风雨总在阳光后
——读《生命的礼物》有感
能行 相信自己
——读《我做成了一件事》有感
不可掉以轻心
——读《萤火虫的食物是蜗牛》有感
师:读后感的题目怎么来的呢?请大家读一篇文章.
(学生读老师给的范文)
读后老师提议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体会.学生说完了以后,吉老师马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拟一个题目,遇到有点困难的同学适时地进行引导,然后不忘鼓励孩子,你们看,拟定一个好的题目就是这么简单.
学生列出的题目是:学无止境
——读《响遏行云》有感
做人不能骄傲自满
——读《响遏行云》有感
教育如春风化雨
——读《响遏行云》有感
(点评:这样的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降低了难度,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拟定题目的方法,教学环节的落实简洁高效、水到渠成.真正体现了“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理念.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切切实实得到了提升.)
(二)“身材”部分的巧引导
师:同学们,读后感的“眼睛”部分明亮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读后感的“身材”是指什么.我们人的身材是由头、手、上身、腿、脚组成的,文章和我们人体一样,也有“身材”,读后感的身材是由这几个部分组成的.
板书
引概 议
联 结
1、范例引路, 学生感悟各个部分内容.
学生读范文,在文章的各个段落中间标明“引、概、议、联、结”的字样.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读《中华美德格言故事》有感
北京小学
五2班 王继妮
《中华美德格言》人手一册,我们班的同学最近利用早自习进行背诵,读后感《欣赏吉春亚老师指导《如何写好读后感》》.其中“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是大家的共识.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创造辉煌.(引)
书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给我印象很深.一群外出觅食的蚂蚁,被几个调皮的小朋友用火柴点燃的“火圈”包围了.面对“熊熊烈火”,蚂蚁们没有惊慌失措,没有四处逃散,而是彼此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黑色的“蚁球”.只见蚁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快地滚出了火圈,全部逃离了“火海”.(概)
读完故事,我陷入了深思:如果当时的蚂蚁们不是团结在一起,而是各顾各地横冲直撞,那结果又会怎样的呢?或许生还的蚂蚁寥寥无几,或许整个蚁群都全军覆没·····是集体力量的凝聚使蚁群创造了奇迹.生命的渺小,全体的单薄并没有什么可怕,如果把微薄的力量集中在一起,那潜在的精神无与伦比.(议)
读到美德格言故事,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那一次,班主任老师找了我,叶、莹、芝和娜五位同学完成一期板报,嘱咐由我负责.我想:人越多越乱,还是由我一个人来做吧,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于是就把她们打发了,留下我一人在教室里忙活.
首先,我设计一个“作文你我他”的栏目,可是,栏目前缺少前言,前言的语言应该特别吸引人的视线,而我一时却脑子出现“格式化”.哎,要是有“诗人”叶子在场那该多好!暂时空着不管它吧,制作下一个版快——健康百分百.可是棘手的问题又骚扰我了,这是一个新增的栏目,还没有艺术字做标题呢,我对美术字可谓是一窍不通,但是没办法,丑媳妇上轿吧.看,“健”字左右分开了,“康”的笔画叠在了一起,“百”字太小了·····咳,我多么希望“书法家”芝从天而将啊!再空一块内容吧,制作下一个“科学利用时间”版块.
不对,这儿需要一幅小朋友在时钟的滴答声中学习的画面.这可如何是好,我的画画能力实在不能令人恭维,早知如此,应该把“美术家”莹留下的呀!总不能还让这一块空着吧,我自己试一试.我从自然书上找到一张图画想把它贴上去,可是我个子太矮了,踩着凳子也够不着啊,真后悔没有把灵巧的高个子娜留下来······我越做越生气,天哪,我出的是什么板报,简直就像是一块破了的衣服,和我预想的效果天壤之别,泪水禁不住从眼眶里汩汩向外流.无奈,我只得去搬救兵.叶、莹、芝和娜一一赶来了,五个人齐心协力,不到半个小时,生动感人的前言在诗人“叶”的手下诞生,干净漂亮的题字在书法家“芝”的笔下生辉,精美动人的画面在美术家的眼前闪烁.各个栏目的内容一一对号入座,整个板报显得大方美丽.是集体的力量创造出佳绩.(联)
是的,一朵花扮不出烂漫的春色,一滴水汇不成澎湃的江河,一棵树组不成茫茫的森林,一块石不具备泰山的巍峨······只有将个人融入集体中去才有力量、有智慧、有胆略,就像首尾相接的列车,一齐出发,一齐前进,一齐越过千座大山,万条江河!记住“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让无数个献身于我们的我,共同创造出我们的一切!(结)
形成板书:
引——所读的书
概——主要内容
身材
议——文中内容
联——身边现象
结——总结全文
学生欣赏范例后明白读后感的五段内容分别是“引入已读的文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议论文中的一种现象”、“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总结观点,点明题目”.在老师极其巧妙的讲解和引导下,学生顿开茅塞,人人兴奋无比,个个跃跃欲试.
2、突破难点, 让孩子感知如何联系实际.
师:你们觉得在写读后感时,哪一部分比较困难
生:不知道怎样联系生活实际.
师:如何联系实际还是有窍门的,你们看,请把题目和联系实际的例子连接起来.
出示:
题目
联系实际
别小看了一分钟
夜晚,母亲背我上医院
团结就是力量
班里有一位同学学习很踏实
踏踏实实才能创造成绩
珍惜时间的例子
不放弃机会,离成功更近
我积极准备参加朗诵比赛
母爱,人间最伟大的力量
足球比赛我们配合默契
生:我发现了,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和题目是有关系的,题目是别小看了一分钟,就举一个“珍惜时间的例子”;如果题目是不放弃机会就举“我积极准备参加朗诵比赛”的例子.
生:题目是《团结就是力量》就举“足球比赛我们配合默契”的例子……
(点评:自此,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对如何写读后感已经能够了然于胸了.)
师:为了让大家在写作时安排比较合理,老师给大家一个参考数据,如果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大概在“引”的部分(50-60字左右)、“概”(100字左右)、“议”(100字左右)、“联”(200字以上)、“结”(60字左右).
(这个环节令我不得不佩服老师设计的巧妙和细致,细致背后折射出来的是追求更完美课堂的一种认真的精神,每一步吉老师考虑的都是学生,都是想着如何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让他们有规律可循.设法让学生从“会能写到“会写.”
导入巧、练习巧、板书巧!如此巧妙的、独具匠心的设计,怎能不成就高效的语文课堂呢?
  〔欣赏吉春亚老师指导《如何写好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