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物理 > 作业

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A=6kg,mB=2kg,A、B间动摩擦因数μ=0.2.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物理作业 时间:2024/06/01 08:43:24
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A=6kg,mB=2kg,A、B间动摩擦因数μ=0.2.
如图,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A=6kg,mB=2kg,A、B间动摩擦因数μ=0.2,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如图所示,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于物体A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拉力F16N时,A一定相对B滑动
D.当拉力F>48N时,A一定相对B滑动
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A=6kg,mB=2kg,A、B间动摩擦因数μ=0.2.
问题的关键在于A与B是否发生相对滑动这一临界点,那我们就首先来研究这个临界点.
以A为研究对象,当AB将要发生相对滑动而未滑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亦等于滑动摩擦力f=μm(A)g=12N.
再以B为研究对象,此时B所受的合力即A给B的摩擦力为12N,所以B的加速度为6m/s2.
因为是临界点,AB还没有相对滑动,所以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的加速度也是6m/s2,所以外力F=(mA+mB)a=48N,所以当F>48N时,AB相对滑动,故选D,不选C.
总结,这个选项的问题研究过程是从局部到整体,因为你最后要得到的结果是合外力.研究滑动必须先研究摩擦力,研究摩擦力就必须看局部,拆分开来,从摩擦力入手研究加速度从而推导合外力.
再看B选项,当合外力为16N时,由于小于48N,没有发生相对滑动,所以看整体,整体的加速度是2m/s2,再以B为研究对象,所受合力即摩擦力,f=ma,得知f=4N,故选B.(这个选项也可以先从摩擦力入手来验证合外力,研究过程就应该是从局部到整体)
A选项很显然,由于水平面光滑,不管合外力有多么小,AB总要发生位移的,所以A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