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T-DNA可随机插入植物基因组内,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突变.用此方法诱导拟南芥产生突变体的过程如下:种植野生型拟南芥,待植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22 13:25:55
T-DNA可随机插入植物基因组内,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突变.用此方法诱导拟南芥产生突变体的过程如下:种植野生型拟南芥,待植株形成花蕾时,将地上部分浸入农杆菌(其中的T-DNA上带有抗除草剂基因)悬浮液中以实现转化.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收获种子(称为T1代).

(1)为促进植株侧枝发育以形成更多的花蕾,需要去除______,因为后者产生的______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2)为筛选出已转化的个体,需将T1代播种在含______的培养基上生长,成熟后自交,收获种子(称为T2代).
(3)为筛选出具有抗盐性状的突变体,需将T2代播种在含______的培养基上,获得所需个体.
(4)经过多代种植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盐突变体.为确定抗盐性状是否由单基因突变引起,需将该突变体与______植株进行杂交,再自交______代后统计性状分离比.
(5)若上述T-DNA的插入造成了基因功能丧失,从该突变体的表现型可以推测野生型基因的存在导致植物的抗盐性______.
(6)根据T-DNA的已知序列,利用PCR技术可以扩增出被插入的基因片段.其过程是:提取______植株的DNA,用限制酶处理后,再用______将获得的DNA片段连接成环(如图),以此为模板,从图中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选取______作为引物进行扩增,得到的片段将用于获取该基因的全序列信息.
T-DNA可随机插入植物基因组内,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突变.用此方法诱导拟南芥产生突变体的过程如下:种植野生型拟南芥,待植
(1)顶芽的存在可导致顶端优势,进而影响侧枝上花蕾的形成. 
(2)野生型拟南芥是否被农杆菌转化,可在个体水平进行检测,看它是否具有抗除草剂性状.因此可将其种植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中.
(3)为筛选出具有抗盐性状的突变体,需将T1代播种在含盐的培养基上,获得所需个体.经过多代种植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盐突变体.
(4)单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其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就可用变异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而后自交,统计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进行判断.如果出现3:1的分离比,则为单基因突变.
(5)由(3)中“抗盐性状的突变体”信息知:野生型基因的存在导致植物的抗盐性降低.
(6)T-DNA存在于诱导形成的拟南芥突变体植株的DNA中.DNA连接酶可将不同的DNA片段进行连接.因为DNA两条链反向平行,由图示环状DNA外侧链DNA合成方向可判断,DNA扩增过程所选的引物应为B、C,这样可确保被插入的基因片段得到复制.要注意DNA两条单链反向平行,B、C作为引物可保证插入的基因片段优先复制.
故答案为:
(1)顶芽    生长素
(2)(一定浓度的)除草剂
(3)(一定浓度的)盐
(4)野生型    1
(5)降低
(6)突变体    DNA连接酶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