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初二说明文怎么写写教室!先从什么开始写?怎么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7 20:24:58
初二说明文怎么写
写教室!先从什么开始写?怎么写?
初二说明文怎么写写教室!先从什么开始写?怎么写?
说明文有两种,一种是说明具体事物,如介绍一种新品种;一种是说明抽象事物,如“什么是世界?”.但是无论是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物,都有其特征,都有它的构造和结构,只要我们遵循事物的规律,按照一定顺序加以说明,条理也就清楚了. 说明具体事物的文章,可以由上到下,由前到后,由外到内,由主到次地写,使读者容易了解各部分的相互关系.例如,你们学过的《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一文,作者茅盾是这样介绍这个普通小院的结构的: 说明抽象事物的文章,不但要说明事物是“这样的”,而且要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会这样的.”这就要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步步深入地加以说明,或由浅入深,或由表及里,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原因到结果,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数量到质量,或由特殊到一般等等.例如,鸟为什么会飞?人为什么会做梦?都属于这一类.如果是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如果属于介绍生产技术,可以按照生产的程序.只有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来确定说明的顺序,文章才能写得眉目清楚. 为了做到说明文的语言简洁,还要防止不必要的“引伸”和“寓义”.有些同学习惯于写记叙文,喜欢形容和描写,初学写说明文,有时也要来一番“引伸”和“寓义”.比如,有一篇介绍《松树和柳树》的说明文,结尾是这样写的: “我们既要学习松树坚强不屈的品格,又要学习柳树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的精神.” 记事抒情的文章,自然可以这样写,说明文就没有必要了,写了反而“画蛇添足”,不简洁了. 通俗:语言通俗,就是运用群众中明白通顺的话,把本来是抽象的概念说得具体生动,把本来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下面,让我们看看这段说明: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象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木.”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以上一例,是关于什么是物候的说明.作者使用的语言通俗,说明具体而生动.它把气候变化和动物活动、植物生长、农业生产的关系都说清楚了. 说明文的语言要通俗,并不是不要生动、有趣.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有些说明文运用拟人、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写得很有趣昧.例如: (1)庄稼有了化学朋友,就不怕生物界敌人的进攻了. (2)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行之王”.在闷热的夏季,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超于飞机之上. (3)“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是华北中部地区流行的一句农谚.这句农谚说明种庄稼要看节气. 例①运用拟人写法,读来颇有情趣.例②把蜻蜓和飞机相比,贴切生动,使被说明的事物变得浅显易懂.例③引用农谚,通俗地讲解了节气与种庄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