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同性恋的科学判别方法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8 07:24:11
同性恋的科学判别方法是什么?
同性恋的科学判别方法是什么?
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或指向,具有同性恋性取向的成员对与自己性别相同的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同性恋性取向者对社会中与自己性取向相同的同性或者社会中与自己性取向不相同的同性产生爱情,具有这种性取向的人称谓同性恋者,同性恋有时候也可以用来描述同性性行为,即同性成员间发生的性行为,而不管参与者的性取向如何.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同性恋作为一种现代概念,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是无法直接一一对应为现代的“同性恋”的,例如古罗马的“爱者”与“被爱者”的关系与现代的“同性恋”可能有区别.
其他尚有“男风”、“走旱路”等词婉指男同性恋现象.另因李安之电影《断背山》夺得奥斯卡后,“断背”一词亦成为同性恋之别称.
在现代中文口语中,常常使用“同志”来称呼同性恋者(但是在正式场合下,这个词语的原意不变),另外“同性恋”也有“同性爱”等近义词.此外还有粤语吸收的英文单词gay后的称谓“基”,用来指代同性恋.但是这个词语通常具有贬损意味.这种带有贬损意义的单词还有例如“玻璃”等.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还把男同性恋者称做“飘飘”.
随着网络和同性恋酒吧的出现,更多的中文词汇在同性恋社区内部出现.这些词汇通常是非同性恋社区的人所不熟知的.例如在台湾,Motss(Member Of The Same Sex)通常使用于BBS这种网络系统上.
女同志族群中,“T”指特质倾向于阳刚,或外貌喜欢作男性化/中性化装扮者(“T”来自英文的Tomboy),但“Tomboy”的本义并没有同性恋的意思;“婆”指装扮、行为、气质阴柔的女同志(又称为P).台湾女同志文化中的T/婆之分,相当于西方的Butch/Femme.“婆”这个词在最早是相对于T而来,指“T的老婆”.但近年来,婆的主体性已经逐渐浮现,用以泛指气质较阴柔者.Uncle指年长的T;这个词起源于60年代,是女同志用来对长辈的尊称.在中文里则称“哥”,例如“张哥”、“金哥”.至于“拉子”、“拉拉”或“蕾丝边”指女同性恋者(由Lesbian谐音而来),最早出现在台湾作家邱妙津的女同志小说《鳄鱼手记》里,于1990年代开始流行于台湾.
男同志亦有其一套使用的名词与用语,例如台湾同志文化术语里较普遍的用语是“C货”,系由英语“Sissy”及“Nancy”所衍生而来,指气质阴柔的男同志.Macho Queen(金刚芭比)指外貌非常阳刚,身型健壮,但隐约有阴柔特质或动作及想法的男同志.另外如同于女同性恋者的“T”与“P”,台湾男同恋者一般也分为“哥”(普通亦可称‘葛格’)、“弟”(亦可称‘底迪’)两种角色.但两者主要的差别并不是女性化或男性化的程度,而是保护及依赖两种概念.但一般而言,其区分是不明显且无确实定义的,主要是排阴柔气质的男性.
1:在关于什么因素决定一个人的性取向问题上存有很多争议(特别是关于环境和基因方面的争议):究竟性取向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是不可变的还是可选择的.有些人认为同性恋是一个学习行为.但也有人认为,如果同性恋是一种学习行为的话,应该可以通过让同性恋者学习异性恋者的性觉醒、性刺激和性行为来改变同性恋取向,但是这事实上是很困难的.他们声称一定有一种先天的因素使得大部分人们对异性产生性欲.这些因素也在同性恋者身上体现,只是同性恋是其中非典型的例子.
2:大多数同性恋者是天生的.在人们传统思维中,“大部分男人爱女人,所以男人应该爱女人,所以男人爱男人是不正常的”.人们约定俗成的上述观念没有任何逻辑推理可言,这是典型的“幼稚归纳推理”,其本质纯粹是“感觉”而已.实际的情况是:大部分人是异性恋,少数人是同性恋.这个才是正常现象.所有人都是异性恋的所谓“正常”在有文字记载的任何时期的任何民族都没有出现过.当然,也有一些同性恋是后天逆转的,这些和家庭影响、社会风气有关.而早年的家庭影响则相当的巨大.比如在军队里,同性恋的情况间或发生.社会风气也会影响人们的性取向.在西方的古希腊和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男子注重仪容风貌的年代,那个时代,同性恋现象也最为盛行.古希腊著名人物柏拉图和苏格拉底,都是同性恋者,在他们观念中,成年男子和青年男子的爱情比男人和女人的爱情要高尚.而中国古代有周定王“裸衣合睡”;春秋战国的“龙阳”、“分桃”;汉哀帝的同床“断袖”;魏晋的“竹林裸嬉”.许多名士的诗歌,很多皆有同性恋影子.又如隋唐的同骑相抱,宋代的执手抚面,直至明清同性之间的关系过度密切依然普遍存在.古代对此并没有严格束缚,这是自古逐渐形成的风气而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病态.况且还不一定就是同性恋.许多历史学家和人文学者也并不认为此“古风”为同性恋做法,而仅仅是超越生死的情谊.但是说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其实其影响的社会因素并不如表面上所显现的那般巨大,而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使得更多的同志走向公开而已,而保守的社会则让更多的同志选择了隐瞒.
一些宗教组织相信同性恋是一种选择,并为同性恋者提供转化疗法(conversion therapies)来改变他们的性取向,但是这些疗法受到医学界和科学界的批评,因为它们带来的压抑感有时会导致治疗者自杀,或自卑感.美国精神学学会已经于1997年通过决议,表示从事这种疗法的医生将被认为是缺乏职业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