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解读论语 八佾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14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2 11:10:14
解读论语 八佾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14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不一定要从一个方面解读 可以从各个角度 最好分散一点说(思路广点) 能构成一篇演讲稿的 最好能加几个实例 实在不行 给点有关材料 急用
解读论语 八佾13 王孙贾问曰:
个人建议:就这一句话就有很多精妙,如孔子说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是不作恶,以免遭天谴,临时抱佛脚是没用的;如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这应该是古代的谚语,也有一定的道理啊,“县官不如现管”、“阎王好哄小鬼难缠”等都是此意,都蕴含这人生哲学的,在一定范围都是有道理的;再就是王孙贾和孔子的沟通,也很有味道,里面的弦外之音也很丰富,可以看下面的背景. 希望有点帮助.
  白话直王孙贾问:“‘与其向比较尊贵的祭祀场所“奥“祈祷保佑,不如向并不尊贵但五祀之一的“灶神”祈祷保佑’,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话不对.如果犯了滔天大罪,向什么神祈祷也没用了.”
  下面是 拍灶君的马屁(见南怀瑾 论语别裁)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是卫国的大夫,孔子在卫国很多年,卫灵公对他非常好,但卫灵公又偏宠有名的美人——南子.卫灵公实在很想起用孔子,卫国的权臣王孙贾有一天就对孔子说出:“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古代宗教思想中很有趣的历史性问题.凡是中年以上的人,都见过我们在大陆上家庭中供奉的灶神.每到夏历十二月二十三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小孩子们非常高兴,口袋里就可装糖果了.现在用电炉、瓦斯炉,没有灶了,当然也就没有灶神.为什么要祭灶神呢?以宗教思想来说,中国人信仰的是多神教,什么神都信.
  十年前有一位外国的神父来和我研究中国宗教思想问题,他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我说中国绝对有宗教信仰.第一个是礼,第二个是诗.不像西方人将宗教错解成为“信我得救,不信我不得救”的狭义观念.我说这一点的误解,使我绝对不能信服,因为他非常自私嘛!对他好才救,对他不好便不救.成吗?一个教主,应该是信我的要救,不信我的更要救;这才是宗教的精神,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其次,谈到中国“诗的精神”,所谓诗的文学境界,就是宗教的境界.所以懂了诗的人,纵使有一肚子的难过,有时候哼呀哈呀的念一首诗,或者作一首诗,便可自我安慰,心灵得到平安,那真是像给上帝来个见证.第三,中国信多神教,这代表了中国的大度宽容.出了一个老子,还是由东汉、北魏到唐代才被后人捧出来当上个教主——老子自己绝对没有想过要当教主.孔学后来被称为孔教,是明朝以后才捧的,孔子也不想当教主.总之,世界上的教主,自己开始都不想当教主,如果说为了想当教主而当上教主的话,这个教主就有点问题,实在难以教人心服.因为宗教的热忱是无所求,所以他伟大,所以他当了教主.我们中国,除了老子成为教主以外,孔子的儒家该不该把它称为宗教,还是一个问题.但是中国人的宗教,多是外来的,佛教是印度过来的,天主教、基督教也是外来的.我们中国人自古至今对于任何宗教都不反对,这也只有中华民族才如此的雍容大度.为什么呢?有如待客,只要来的是好人,都“请上坐,泡好茶”.一律以礼相待,诚恳的欢迎.所以我们的宗教信仰,能叫出五教合一的口号,而且这种风气,目前已经传到美国去了.现在纽约已经有教堂,仿照我们中国人的办法,耶稣、孔子、释迦牟尼、老子、穆罕默德,都“请上坐,泡好茶”了,凡是好人都值得恭敬.所以我最后告诉那位外国神父,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替中国的宗教辩护,而是外人没有研究深入而已.
  现在我们再讲“奥”与“灶”.为什么他们拜灶神?如果以政治哲学的思想来讲.“民以食为天”,这是管子讲的名言.因为饮食最值得重视,值得注意,所以拜灶神.尤其在过去,教育不普及,讲礼治的时代,家里有灶神、财神和祖宗等神祇的牌位.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有这一套设计,进门一定是大厅,大厅上供祖宗牌位,有的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之位”.民国初年,牌位上的君字改成国字,看这五个字,中国人究竟信哪一个教呢?任何一教都不信,而任何一教都信.还有财神供在卧房里,灶神供在厨房里.“奥”是古代的家神,我们中国古代的神——宗教很妙,代表中国政治组织的理想.家里有家长,就有家神.还有灶神,连吃饭都要管.据说灶神一年到头,不但对家里人的行为要管,连在心里起了好念头,或动过歪脑筋,他都会记录下来,到一年终了:上天报告好坏.所以乡下人送灶,弄块糖给他吃,送一个红包给他,以便“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吉祥”,请他上天报告时,多替家里讲讲好话,回来时候多赐些福祉.所以在腊月二十三以后,一直等到第二年初四之间,他在天上还未回来以前,不在家里的时候,偶尔背后轰他一下,暗地里幽默他几句.
  中国民间这些神话故事,现代也可以归到“民俗学”.要了解这些,起码要看《荆楚岁时记》这本书,尤其是南方——长江南北过年过节的风俗,这本书大概都有了.在人世间的社会上有里长、乡长、区长.在看不见的一面,便有土地、城隍等神.城隍归谁管?归阎王管.阎王去归玉皇大帝管,玉皇大帝归谁管?玉皇大帝的妈妈——瑶池圣母.由此看来世界上的宗教,最高都是女神.天主教来个圣母,佛教的观音菩萨,中国的瑶池圣母.所以女性还是最伟大.同时也可知人们讲了半天的宗教,尽管教理和教条如何如何的,但他们最后还是崇拜女性的,因为母性的慈爱毕竟是最伟大的.像这样一个宗教组织,无所不包,代表了中国人的政治哲学思想.所以天与人是一贯的.
  王孙贾问孔子这个奥与灶的问题,是非常幽默的,他的意思,是告诉孔子说,你老是跟诸侯往来,我们这些士大夫如不在君王面前替你讲几句好话,是没有用的呀!你拜访了诸侯,还是该来向我们烧烧香.孔子却作正面的答法:“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中国人宗教思想的精神.他说一个人真的做坏人、做坏事,怎样祷告都没有用,任何菩萨都不能保佑你.所谓自助天助,神是建立在自己的心中.换句话说,人有人格,尤其需要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靠外来的庇护.如果进教堂,上帝就保佑,那么上帝首先就犯了接受贿赂的罪.同时也等于孔子答复王孙贾说,这些手法我全知道,只是不屑于如此而已.
  从上面的话也可知道,由周代开始的文化,和孔子的教化,始终走人文文化的路线,所以孔子又说: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就是前面提到过,中国夏、商、周三个朝代文化的演变:夏尚忠,殷尚质(鬼),周尚文.尚的意思就是崇尚、偏重的意思,夏的文化偏重于忠诚、朴实.殷商的文化仍是重质朴,但是宗教观念很强.周代文化呢?我们今天讲孔孟思想中的中国文化,就是周代文化,重在人文文化.“周监于二代”,是说周朝所建立的文化是集上古之大成.我们今天的中国文化,是以周代文化作代表.“郁郁乎文哉”,郁郁是形容词,意思是非常茂盛、伟大与光辉的人文文化.孔子在此自称他的文化思想,是承先启后,发扬周代的文化精神.这是连接到上面所讲的宗教文化之后.孔子认为只有人文文化这个路线是完全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