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新疆的历史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6/15 07:13:04
关于新疆的历史800字,由古至今
新疆的历史
解题思路: 您好,首先对您勤学好问的精神表示欢迎,希望解答使您满意。
解题过程:
新疆,古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一名称自汉代出现于我国史籍,一直沿用到清
朝统一新疆,之后改称新疆。

  新疆位居东西交通孔道,历史上十分频繁的民族迁徒和交往,导致了新疆古代居民错综
复杂的种系族属和民族关系。
西域同中原地区的交往联系源远流长。很早以前,我国的丝及丝织品便中经西域远销南亚和
欧洲,古希腊人称中国为“丝国”。沿此以往,这条横贯东西的贸易通道被后人统谓作“丝
绸之路”。

汉武帝刘彻为了打败匈奴,巩固其统治,决定“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
。为此他先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以加强同西域诸地的联系,共同对付匈奴。张骞西使加深
了中原地区对西域的了解,密切了两地之间政治、经济联系,扩大了汉朝在西域诸地的政治
影响,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不久,公元前121年汉朝大将军霍去病大败驻牧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公元前60年,驻扎西域的日逐王贤掸降汉,天山南北诸地均归汉朝中央政府统属。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域诸地自此成为我们统一多民族伟大祖国的组成部分。汉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了西域同中原地区的关系。

。西域的农作物胡麻、蚕豆、石榴、大蒜、葡萄、苜蓿等相继传入内地,被誉作“天马”的
大宛马、乌孙马、各种毛皮也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中原地区。同时,原地区
的丝绸和丝织品也传入西域并经此西传欧洲。此外,伴随着屯田士兵而传入西域的先进的生
产工具和农业经验,如铁铧、铁锄等铁制农具及代田法,还有掘井技术和冶铁技术等。
西域的手工业,如陶器制造,毛纺织品,玉石制造业技术工艺俱有相当高的水平。汉代新疆
广泛流行汉朝的五铢钱,和田马钱以及安息银币等说明了该地区蓬勃发展的商业水平。
现有的石窟壁画和大量的汉文记载都说明当时西域的音乐舞蹈艺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并给
内地很大影响。

1206年,蒙古汗国建立,1271年改国号为元。蒙元时期西域大部分地区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明代,西域在东察合台汗国统治之下。明朝中叶,东察合台汗国演变为叶尔羌汗
国。元、明两代,西域各族人民为保卫和开拓祖国边疆、繁荣西域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技术
,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清代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的时期。18世纪中叶,清朝先后平定了准噶尔
贵族和大、小和卓的叛乱,统一了新疆,并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措施,这对于我国
西北疆域的最后界定,新疆各主要民族及其分布格局的形成,以及新疆各民族之间、新疆与
中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71年,土尔扈特人在首领
渥巴锡的带领下回归祖国。
乾隆二十四年(1759)后,改称西域为“新疆”或“西域新疆”,清政府开始在新疆各地置
官立府,行使中央政府对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辖治理。新疆与内地的军政体制基本一致,国家
的统一局面得到进一步加强。
1840年是中国近代社会的重要分界,鸦片战争以后,新疆和祖国其他地区一样,逐渐沦为半
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新疆各族人民反地外国入侵,反对分裂以及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任
务更为繁重。新疆同祖国的命运越来越密切。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大清王朝日益衰弱,中国领土主权遭到帝国主义的践踏。位处祖国西
北边陲的新疆更深受沙俄侵吞之害。沙皇俄国在完成对西伯利亚的扩张之后,开始蚕食侵占
我国领土。1860年到1851年前,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中俄北京条约》、《中俄
勘分西北界约订》和《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光绪七年二月,清政府使臣曾纪泽(曾国藩之子)经过与沙俄艰苦的谈判,几经周折,双方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条约议定次年沙俄军队撤出伊犁,中国以赔款和允许俄商在新疆贸易不纳税,俄国在嘉峪关和吐鲁番设领事作为代价。1882年,伊犁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不久,新疆革命党人刘先俊等人计划于迪化城策动起义。因叛徒出卖而失败。翌年,以杨缵绪、冯特民、李辅黄为首的革命党人在伊犁起义成功。宣告清朝在伊犁反动统治的结束。。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同盛世才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破坏和平。导致新疆省联合政府破裂。
然而,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内战,并不能阻挡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步伐。1949年,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1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分别通电起义,新疆宣告和平解放。接着王震将军率领中国人民解放
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进驻新疆。
  1949年10月1日,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