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 x2 为泊松分布 不满足切比雪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5 03:54:15
x1 x2 为泊松分布 不满足切比雪夫
若方程(lgx)^2+(lg2+lg3)lgx+lg2×lg3=0的两根为x1x2,则x1x2的值

我会做再答: 再答:楼上错了再问:谢谢😁

X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证明P{0

由X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得:EX=λ,DX=λP{0

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y的泊松分布,使用切比雪夫不等式证明p(0<x<2y)≧(1-1/y)

切比雪夫不等式是说P{|X-EX|=1-DX/ε^2y为参数的泊松分布的期望和方差都是y,直接代入就有p(0<x<2y)≧(1-1/y)

设随机变量X与Y相互独立,且都服从参数为3的泊松分布,证明X+Y仍服从泊松分布,参数为6

这个用泊松分布可加性来做,很简单X,Y相互独立且分别服从p(λ1),p(λ2)那么Z=X+Yp(λ1+λ2)参考资料里有他的证明

设随机变量X与Y相互独立,且都服从参数为3的泊松分布,证明X+Y服从泊松分布,参数为6

要用到微积分吗?具体公式给下回答:=Σ(3^I*e^(-3)I/I!)(3^(K-I)*e^(-3)I/(K-I)!)=Σ(3^I*3^(K-I)e^(-3)*e^(-3)/I!*(K-I)!)=Σ[

L型框架结构如何设计平面不规则,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了,一开始由于周期比不满足,加强刚度后满足,可是刚度比又不满足了.另外,

我个人理解,如果是考虑在地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地区,而且建筑物比较复杂,则必须设置查看原帖

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2的泊松分布,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则有P{|X-2|≥2}≤?

X服从于参数为2的泊松分布,则EX=2,DX=2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P{|X-EX|≥ε}

已知随机变量X1X2的分布律,且P(X1X2=0)=1,求X1与X2的联合分布律

我们要比较多的使用P(X1=x1,X2=x2)=P(X1=x1|X2=x2)P(X2=x2)这个公式~P(X1=1,X2=0)=P(X2=0|X1=1)P(X1=1)因为P(X1X2=0)=1所以P(

求问两道概率论的题目,与分布函数和切比雪夫不等式有关.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6B-QnS57hmg0738Mrhrbe7CviD_Gs2wTWeDncklBi4afuxkhel-D_W-55WmL93te-Wk

设总体X服从参数为λ的普阿松分布(泊松分布),它的分布律为:

首先写出似然函数LL=∏p(xi)=∏{[(λ^xi)/(xi!)]·e^(-λ)}=e^(-nλ)·∏{[(λ^xi)/(xi!)]=e^(-nλ)·λ^(∑xi)·∏1/(xi!)然后对似然函数取

matlab 泊松分布

举个例子:lambda=2;r=poissrnd(lambda,10000,1);mean(r)%均值var(r)%方差y=poisspdf(r,lambda);%概率密度...功率谱应该可以用psd

为什么区间为[-1,1]的函数f(x)=|x|不满足罗尔定理

0在这个区间上,0不可微.洛尔定理的应用前提要求这个区间处处可微.

怎么证明泊松分布总概率为1

泊松分布概率为P(X=k)=λ^k/k!*e^(-λ)根据泰勒级数,e^x=∑x^k/k!(k=0,1,2.),则P(X=0)+P(X=1)+...P(X=k)+...=e^(-λ)*(∑λ^k/k!

两个泊松分布之差还是泊松分布?

泊松分布只能取正数,而他们的差可以取负数,用这个反例可以证明它们的差不是泊松过程

已知二次函数y=x²-4x+a与x轴有两个交点,横坐标分别为x1x2,且一个比3大另一个比3小,求实数a的取值

1、根据标准函数来判断,y=ax²+bx+ca=1>0,函数开口向上与x轴有两个交点,说明x²-4x+a=0有两个解,一:b²-4ac>0,推出16-4a>0,即ax1=

随机变量X,Y相互独立,分别服从参数为a,b的泊松分布,证明X+Y服从参数为a+b的泊松分布.

π(a)π(b)π(a)π(b)为柏松分布则P{X=k}=(a^k)e^(-a)/k!P{Y=m}=(b^m)e^(-b)/m!k,m=0,1,2.因为X,Y相互独立则他们的联合分布P{X=k,Y=m

已知3x²-7x+2=0有两根为x1x2,则x1x2²+x1²x2=?

根据题意得x1+x2=7/3x1x2=2/3于是x1x2²+x1²x2=x1x2(x1+x2)=2/3*7/3=14/9

若方程(lgx)^2+(lg2+lg3)lgx+lg2×lg3=0的两根为x1x2,则x1x2的值

我会做再答:再答:亲,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就给个好评吧。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跟我继续交流哦。再答:楼上错了再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