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电键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a端滑向b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3 00:14:06
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电键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a端滑向b端
(2014•滨州一模)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5:9,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如图乙所示

A、由图可知,输入电压的周期为2×10-2s;电压的瞬时表达式u=2202sin(100πt)(V),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输入端电压的最大值为2202V,则有效值为220V;则输出端电压U2=95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

无图,不知电压表是接在哪两端.电压表的示数是电压的有效值.若电压表是接在副线圈两端,则原线圈的电压有效值是 220伏特,那么副线圈的电压有效值就是22伏特,即电压表示数应是22伏特.注:题目说在“原线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为副线圈的负载电阻.现在原线圈a、b两端

A、由交流电的变化规律可知,副线圈中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所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故A正确.B、知原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220v,故副线圈的电压的有效值为22V,所以电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除R以外其余电阻不计

A、把t=1600s代入电压表达式知c、d间电压瞬时值为1102V,故A错误;B、电压表显示的是有效值,原线圈两端电压为220V,根据匝数比等于电压比知电压表的示数为22V,故B正确;C、若将滑动变阻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是原线圈的中心轴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

A、把时间t代入瞬时值表达式得电压瞬时值为155.5V,A错误;B、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匝数之比为10:1,原线圈两端有效值为220V,所以副线圈电压有效值为22V,B正确;C、滑动变阻器触头向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若电阻R1断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

A、B、电阻R1断路时,外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电路中总电流I减小,路端电压U增大,由欧姆定律分析得知,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增大,电阻R2两端的电压增大,则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如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 )

设电源内阻为r,电动势为E.A表示数:I=E/(R1+R2+r)A表示数变化量:dI=E/(R1+r)-E/(R1+R2+r)=E*R2/(R1+r)(R1+R2+r)V1表示数:V1=I*R1=E*

电路中的电阻均为1欧姆,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欧姆,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1.5a,1.5v,实际上是:R1R2并联后串联电流表,在串联(R4R5并联的整体).电压表r3并连到电池上

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均为1欧,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欧,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则此时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

这图难看,终于算看懂了.R1和R3被导线完全短路了,没有电流通过,剩下三个电阻是并联关系.电流表流过R4和R5的合并电流.计算如下:并联后电阻是:1/3约等于0.3欧.总电流是:3伏/(0.3+0.5

理由) 【急!】1、如图甲为理想变压器,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如图乙所示的正

1、A 正确,有效值为36,周期为0.02,频率为50.2πf=100πB 正确,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与原、副线圈的匝数比相反.C 错误,理想变压器是没的损耗的,输入、输出功率是相等的.D 错误,电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图中Rt为

A、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副线圈电压最大值为42V,角速度ω=2π0.02=100π,所以副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42sin100πtV,A错误;B、把t=0.02s代入表达式知电压表V2

(2014•连云港二模)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如图乙

A、R1温度升高时,阻值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但不会影响输入和输出电压值,根据功率的公式:P=UI,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大,所以输入的功率也增大.A正确;B、R1温度升高时,阻值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在图示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理想电流表短路,所以A点相当于D.所以RAB=RBD,RAC=RCD,故A、B、D选项不正确;RAD为短路,电阻为0,所以电阻是最小的;故选C.

如图所示,电键K闭合,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若电阻R1断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电阻R1断路时,外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电路中总电流I减小,路端电压U增大,由欧姆定律分析得知,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增大,电阻R2两端的电压增大,则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故

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γ,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S1、S2均闭合时,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恰处于静止

楼主你想知道什么?再问:为什么S1、S2仍闭合,滑动变阻器R4滑片向上移动,电源输出功率可能增大,电源供电效率可能减少再答:向上移动后,总外电阻增大,电路中电流减小,消耗在内阻上的功率减小,输出功率可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R1短路,其电阻为零,与其并联的电压表读数为零.并联部分电阻减小,则由“串反并同”可知,电流表示数减小;故A正确;B、若R2短路,外电阻减小,路端电压减小,通过R3的电流减小,则电流表示数变小,

如图所示,R3=4,电表为理想电表,开始时,R1,R2,R3中都有电流通过,电压表为2,电流表为0.75,后来三个电阻中

分析电路:先把电压表和电流表遮住,可以看出R1和R3在一个支路上,R2单独在一个支路上,R1和R3串联,(R1与R3)和R2并联,现在就可以看出电流表是测R2的,电压表因为与R1并联所以是测R1的电压

如图,电源内阻不能忽略,电流表和电压表为理想电表,

电压表测的是谁的电压R1若R2短路电压表测哪个电压变大变小R1R2R3整个电路电阻变小,干路电流变大,外电路电阻变小,外电路分压变小,所以R3和R4的支路电流均减小,所以R1R2支路的电流增大,此时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