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求BF=2AD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7 01:57:46
已知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求BF=2AD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40cm,ad为底边上的高,三角形abd的周长为30cm,求ad的长.

AD把等腰三角形ABC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公共边是AD所以AD=(30+30-40)÷2=10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为10,腰AB,AC为6,求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连接A,圆心O并延长交BC于D,那么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则有:CD=1/2*BC=1/2*10=5根据勾股定理:AD=根号[AC^2-DC^2]=根11设外接圆半径是R,则:OA=OC=ROD=AD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周长为50,ad是底边上的高,三角形abd周长为40,求ad长.

设腰长为x底边长为y则周长C=2x+y=50①设底边上的高为h则abd的周长为c=x+(y/2)+h=40②将②式×2:2x+y+2h=80③用③-①则有2h=30则h=15

已知三角形ABC是直径长为10厘米的圆O的内接等腰三角形,且底边BC=8厘米,求S三角形ABC

从a点向bc边做垂线,垂足为d,又因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所以bd=cd,连接bo,在三角形bod中,bo=5,bd=4,所以od=3所以ad=5+3=8三角形abc面积=8*8/2=32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AB=AC,D为AC边中点,BD分三角形ABC为两个周长为24和30的三角形,求三角形ABC三边的

∵D为AC边中点(已知)∴AD=DC,AC=2AD(中点定义)设AD=a,则DC=a,AC=2a,设BC=b又∵AB=AC(已知)∴AB=2a(1)△ABD周长为24,△BDC周长为30由题意,得2a

已知抛物线y=x+kx+1,交x轴于点A,B,顶点为点C.且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求k值.

因为抛物线y=x^2+kx+1与x轴的正方向相交于A,B两点,所以X1+X2=-K/2大于0所以K大于0(X1-X2)^2=(X1+X2)^2-4X1X2=K^2-4大于0C(-K/2,1-K^2/4

已知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且角A=36度,AB=AC,求BC/AB的值

因为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且角A=36度,AB=AC,所以角B=角C=72度作角B的平分线BD交AC于D,有角CBD=36度,角BDC=72度所以三角形ABC相似于三角形BCD,从而AB/BC=B

如图,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D为AB中点,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把半圆对折一下,你就会发现,阴影的面积等于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的一半.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6*6/4=9平方厘米

等腰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D E F,已知三角形ABC的两边长是4和6,求FC

如果BC边是6那么FC=1/2BC=3如果BC边事4那么FC=1/2BC=2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周长为42cm,底边与腰的比为3比2,试求三角形ABC各边长

设腰长为X,底边长为Y,由题有:2X+Y=42,Y:X=3:2联立方程解得:X=12cm,Y=18cm,即:腰长为12,底边长为18

已知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其中顶点A为(6,4),底边的一个端点B为(2,-2),求底边的另一个端点的轨迹

这不是个以(6,4)为圆心,AB两点距离为半径的圆吗,半径的平方是52,(x-6)^2+(y-4)^2=52,然后去掉B(2,-2)就是C的轨迹方程.再问:呀接么简单?我记得课本上有个类似的当时老师讲

数学题;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20,D为AB上的一点,且CD=16,BD=12,求三角形ABC的周长.

CD^2+BD^2=BC^2,角BDC=90度,CD^2+AD^2=AC^2=AB^2,CD^2+(AB-BD)^2=AB^2,AB=AC=50/3三角形ABC的周长=50/3+50/3+20=160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是36厘米,底边BC长为10厘米`求此三角形的面积.

因为是等腰三角形,所以AB=AC又因为AB+AC+BC=36,所以2AB+BC=36,所以AB=13过A做BC的垂线AD,D为垂点,则AD,BD,AB为直角三角形.所以AD=根号AB的平方减BD的平方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斜边长为8,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设腰长为Xx^2+x^2=8^2x^2=32该三角形的面积是x*x÷2=32÷2=16

已知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 ,D为BC上一点,连接AD,若三角形acd和三角形abd都是等腰三角形,求角c度

有两种情况:(1)AD=BD,DC=AD,那么△ADB和△ADC是全等三角形,可求得∠ADC=90°,那么∠C=45°(2)AB=BD,CD=AD,那么∠B=∠C=∠DAC,∠BAD=∠BDA=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