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物理 > 作业

最好是高新,西工大的卷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物理作业 时间:2024/06/16 04:51:09
最好是高新,西工大的卷子
最好是高新,西工大的卷子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的
科学探究的方法:①提出问题 ②提出猜想 ③设计实验
④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证据 ⑤得出结论
在空气中15℃时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0m/s,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vt
5、(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声音的分散程度有关系.(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音色不同
6、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0dB也是有声音的,是人听到的最小的声音
8、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 Hz之间
9、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有超声波和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的特点,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超声波清洁器、超声波焊接器.蝙蝠靠超声波定向.
次声波能够传得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科学家靠次声波预报地震、台风.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台风、雷电都能产生次声波.
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 1℃.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 ℃至42℃,每一小格是0.1℃.
温室效应主要的二氧化碳引起的.
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有:①城市生产和生活中
排放出的大量的热;②建筑物有较强的吸热本领;
③城市中水面小、地面含水量小、水的蒸发少.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12.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熔点 .
水沸腾前,气泡(是空气泡)上升时逐渐变小,声音大;
水沸腾后,气泡(是水蒸气)上升时逐渐变大,声音小.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1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是在 任何 温度下,且只在液体 表面 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高低 ;(2)液体 表面大小;(3)液面空气流动的 快慢.
液化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 和 压缩体积 .液化石油气采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
①冬天地窖中放一些水:水凝固时放热 ②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吸热
④测量开水温度用水银温度计,寒冷地区用酒精温度计
⑤烧开水时在靠近壶嘴的地方不出现“白气”,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水蒸气不易发生液化.
⑥高烧病人用冰块降温:冰块熔化时吸热 ⑦冬天教室内窗户有冰花或露水(凝华或液化)
⑧舞台上用干冰人造雾:干冰升华吸热、水蒸气液化 ⑨水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太阳是最大的自然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2、光的色散:将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如电视机的荧光屏);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4、红外线主要特点:热效应,应用:遥控、夜视等,太阳热主要以红外线形式传到地球
5、紫外线主要特点: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应用:灭菌、验钞机等,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利于身体健康.工人焊接时要戴面罩,防止紫外线.大气中臭氧可以减少紫外线(氟利昂或氟氯碳化物形成臭氧空洞)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合3×105Km/s 或1.08×109Km/h,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m/s.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8、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反射射.
9、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在法线两侧,反射 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10、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 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 等于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 虚像.物体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是平面镜成像,像是正立、等大、虚像
11、平面镜两个作用:(1)可以成像(2)改变光路. 应用:潜望镜
⑤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倒立的实像,一定是圆的,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15、凸透镜和凹透镜区分方法:①看:看字的大小 ②照:能否使太阳光会聚 ③摸:透镜的厚薄
16、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老花眼镜是凸透镜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m米. 课桌的高度约0.7m
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米;1mm=0.001m=10-3m;1m=106μm;1um=10-6m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约为:0.07 m m=70微米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物体放置,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9、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 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 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10、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常用单位是:千米/小时.1m/s=3.6km/h
百米赛跑中,观众采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裁判采用相同路程内比较时间.
物理上采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声音从空气中发出经过水面传入水中时,一定不变的是 ( D )
A.响度 B.传播速度 C.音色  D.音调
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 B.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
C.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站在100m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则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实际起跑时间大约晚(接近的)
A . 0.59s B.0.29s C. 0.15s D. 0.1s
小名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分析原因的可能是 ( D )
A、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
B、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
C、香火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
D、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
电影院的屋顶和四周墙壁都制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煤状似的,这是为了 ( A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仅是为了装饰
下列有关声音的现象中,其本质与其它三个现象不同的是( C )
A.在狭小的岩洞中说话,听起来比野外响亮得多
B.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C.岸上人说话,能把水中的鱼吓跑
D.北京天坛的回音壁,能产生奇妙的声学现象
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雾”,“水雾”是在车窗的( A )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
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
C.都在内表面 D.都在外表面
把一杯-5℃的冰连同杯放入盛有冰水混合物桶中,则 ( B )
A.杯中的冰要熔化,桶中的冰不熔化 B.杯中的冰不熔化,桶中的冰也不熔化
C.杯中的水保持原来的状态和温度不变 D.桶中的冰保持原来的状态和温度不变
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人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请解释这个现象.
小阳放学回家后见桌子上放着两碗汤:一碗清汤,还冒着“热气”,另一碗肉汤则看不到冒“热气”,她认为不冒“热气”的汤一定凉了,就拿起来喝了一口,结果舌头被烫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初二物理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选择题:32分(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表格中每题2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C.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的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2.质量相等的铜和铝,分别做成实心正立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则( )
A.两者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B.铝立方体对桌面的压强大
C.铜立方体对桌面的压强大D.条件不足,无法得出结论
3.甲.乙两个密度之比3∶2.高度之比2∶1的金属圆柱体,
如右图3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比较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则( )
A.P甲=P乙 B.P甲P乙 D.无法判断
4.如图4所示,木块甲重3N.乙重5N,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对
乙的压强与乙对桌面压强相等,甲.乙底面积之比为 ( )
A.3∶8 B.3∶5 C.5∶3 D.8∶3
5.甲、乙、丙三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
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