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文言文字词总结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7 16:56:20
请老师帮我总结一下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这三篇文言文的字词解释 谢谢老师了
文言文字词总结
解题思路: 注意积累和运用。
解题过程:
请老师帮我总结一下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这三篇文言文的字词解释
谢谢老师了
曹刿论战
【 1】《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注: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标题是编者加的。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sháo),故又称“长勺之战”。 
  【 2】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 3】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
  【 4】伐(fá):讨伐,攻打。
  【 5】我:《左传》根据鲁史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
  【 6】公:指鲁庄公,鲁庄君主。公元前693年至662年在位。
  【 7】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 8】肉食者: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 9】间(jiàn):参与。
  【10】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11】乃:副词,于是,就。见:拜见。
  【12】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13】衣食所安,弗(fú)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安,有“养”的意思。弗,不。 专,个人专有。 
  【14】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人:这里指皇公贵族和大臣们。
  【15】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16】徧(biàn):同“遍”,遍及,普遍。
  【17】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玉帛,玉和丝织品。
  【18】加:虚报。
  【19】必以信:一定凭借实情(向神禀报)。信,实情。 
  【20】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为人所信服。
  【21】福:赐福,保佑。
  【22】狱:案件。
  【23】虽:①即使。
  ②虽然。
  【24】察:弄清楚。
  【25】情:(以)实情判断。
  【26】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分内的事。属,类。
  【27】可以一战:即“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28】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则,连词,就。
  【29】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之,他,代词,代指曹刿。
  【30】于:在。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东。
  【31】鼓:击鼓进军。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32】败绩:大败。
  【33】驰:驱车(追赶)。
  【34】辙(zhé):车轮轧出的痕迹。
  【35】登轼而望之:①登上车前的横木。轼: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供扶手用。而:表承接。
  ②另一种解释为登上车子,扶着车前的横木。轼:名词活用为动词,扶着车前的横木。(此时断句为:登/轼而望之)。
  【36】遂逐:就追赶。逐,追赶、追击。
  【37】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 克,战胜,攻下。
  【38】故:原因,缘故。
  【39】夫(fú)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不意。下文“夫大国”同。
  【40】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勇气。作,振作。鼓,击鼓。
  【41】再:第二次。
  【42】竭:(士气)枯竭。
  【43】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44】伏:埋伏。
  【45】靡(mǐ):倒下。
  【46】测:估计,推测。
  【47】民弗从也:弗:不。 从:听从。
  【48】对曰:回答说,指在下位回答上位者。
  【49】未可:还不可以。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选自 《战国策 齐策一》《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订而成。邹忌,战国齐国人,善于鼓琴,有辩才,曾任齐相。
  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纳:接受。谏(jiàn):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
  (2)修:长,这里指身高。八尺:约等于现在的1.84米。战国时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0.23米。
  (3)昳(yì)丽:光艳美丽。
  (4)朝服衣冠:早晨穿衣服、戴帽子。朝:早晨。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5)窥(kuī)镜:照镜子。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更漂亮。孰:谁。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 
  (7)君美甚:您美极了。
  (8)及:赶得上,比得上。
  (9)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10)复:又。
  (11)妾:旧时男子在妻子以外娶的女子
  (12)旦日:明日,第二天。
  (13)与坐谈:与之坐谈,与客人坐下谈话。介词“与”的后面省略宾语“之”。
  (14)若:如。
  (15)明日:又过了一天。 孰视之:仔细地察看他。孰,通“熟”(shú),仔细。之,指城北徐公。
  (16)弗如远甚:远远不如。
  (17)弗如:不如。
  (18)私:动词,偏爱
  (19)畏:害怕
  (20)欲:想要
  (21)暮寝而思之:晚上躺在床上并且思考这件事情。暮,夜晚。寝,躺在床上。之,代词,指妻、妾、客 “美我”一事。
  (22)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美,认为……美。
  (23)朝:朝廷。见:拜见。威王:即齐威王。私:动词,偏爱。
  (24)诚:确实。知:知道。
  (25)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动词,以为,认为。 于,比。
  (26)齐地方千里: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方:方圆。
  (27)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宫中的姬妾和近臣。 左右:近臣, 莫:没有人,没有谁。
  (28)四境之内:全国之内(的人)。
  (29)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大王受蒙蔽很厉害。蔽,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甚:很、非常。
  (30)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面,当面。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31)受:同“授”。给予,付予。
  (32)能谤讥于市朝: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讥讽(君王的过失)。谤讥,这里指指责、议论。(并没有贬义)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于,在。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
  (33)闻寡人之耳者:让我听到的人,闻,让……听到。
  (34)门庭若市:宫门口,庭院里像集市一样热闹(形容人多的样子)。
  (35)时时而间进:偶尔有人进谏。 间(jiàn),间或,偶然,有时候。进:进言劝谏。时时,不时,有时候。
  (36)期(jī)年:满一年。
  (37)虽欲言,无可进者:即使想进言,也没有可以进谏的事情了。
  (38)朝于齐:到齐国来朝拜。
  (3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动兵,就战胜了敌国。
  (40)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确实
  (41)市朝: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42)美我:认为我美。
愚公移山
1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
  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方圆,范围,指周围的长度。
  4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州——古地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6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7且——将要,快要。
  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9惩(chéng)——戒,这里是‘苦于、为......所苦’的意思。
  10塞(sè)——阻塞。
  11迂(yū)——曲折、绕远。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13汝——你。这里是复数“你们”的意思。
  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
  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17献疑——提出疑问。
  18以——凭借。
  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
  20损:——削减。
  21曾(céng)——竟,却。副词,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与“不”连用时,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22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
  23丘——土堆。
  24置——安放。
  25且——况且。
  26焉——疑问代词,哪里。
  27荷(hè)——扛的意思。
  28夫——成年男子。
  29箕畚(jī běn)簸箕,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30孀(shuāng) ——孀妻,寡妇。
  31遗男——遗孤,单亲孤儿,遗腹子。
  32龀(chèn)——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里始龀表示年龄,约七八岁。龀,换牙。
  33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
  34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
  35河曲------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
  36叟(sǒu)——老头。
  37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38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
  39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40长息——长叹。
  41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
  4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通事理的地步。彻,通。
  43匮(kuì)——竭尽的意思。
  44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之,用在主谓之间,无实意。
  45苦——愁。
  46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通“无”。
  47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
  48惧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其,愚公。已,停止。
  49帝——神话中的天帝。
  50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感,被……感动。
  51夸娥氏——神话中力气很大的神。
  52负——背。
  53一厝朔东——一座放在朔方以东地区。
  54厝(cuò)——通“措”,放置。
  55朔东——就是朔方以东地区,指山西省的东部。
  56雍——就是雍州,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
  57陇断——即垄断,山冈高地 
  58列子——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属于我国先秦时期道家的著作。关于这部书,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的列御寇著的;另一种认为是后来晋代的人著的,没有定论。书中记载了许多寓言和传说故事。
  59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