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地籍平面控制点的精度和密度有什么要求?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31 13:39:34
地籍平面控制点的精度和密度有什么要求?
地籍平面控制点的精度和密度有什么要求?
一、地籍控制网基本要求
地籍控制网是为开展地籍细部测量以及日常地籍测量而布设的测量控制网.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在密度上要满足辖区内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在点位埋设上要顾及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
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统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最好选择国家统一的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城镇地籍控制网成为国家网的组成部分,使地籍测量能充分利用国家控制点的成果.在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地籍控制网可采用地方坐标系或任意坐标系.采用任意坐标系时,起算数据应在较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或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图解获取.
在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时,应将实地观测值统一投影到高斯正射投影平面上,进行各项改正.为使不同高度海平面的观测值在统一的平面上计算,要求把各项观测值归化至参考椭球面上(或平均海平面上),防止引起距离变形.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换算到参考椭球面上(或平均海平面上)的两点坐标反算出的距离,往往与实地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不一致(未顾及测量误差的影响),这就是坐标系统的长度变形问题.地籍平面控制网的任何两点坐标的要求长度变形小于某个限值,例如,每km长度变形小于2.5cm(即相对变形小于1/40000)时,这有利于正确测定界址点的坐标、计算面积等.因此,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
二、首级地籍控制网的布设
首级地籍控制网应能长期使用,因此布设首级地籍控制网的范围应覆盖中长期的城市规划区域.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GPS定位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操作简便、控制点间勿需通视等优势,首级平面控制网应优先以GPS网形式布设,采用GPS接收机测定控制点的坐标.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用导线网、边角网、三角网等地面控制网布设方法,采用全站仪等测定控制点的坐标.首级地籍控制网的精度,要能保证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以及四等以下各等级控制点相对于上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cm.布设首级地籍控制网时,必须先制定技术设计方案,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三、加密控制网的布设
加密控制网应按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安排计划,可分期、分片布设,也可以一次整体布设完成.加密控制网可以采用GPS网或导线网的形式布设.当调查区域范围较大,并要求一次整体布设加密控制网时,一般多采用GPS网形式布设,布设导线网时,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当复合导线长度超过《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超过复合导线长度的0.7倍.由于目前全站仪和GPS接收机的广泛应用,GPS网和地面控制网计算平差软件的功能增强,因此,加密控制网的等级一般不再分级,计算时应整体平差.与地形测量相比,地籍测量要求平面控制点有较高的密度.一般说来,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密度每km2不少于1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