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欧洲中世纪的一句谚语“我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话的正确理解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6/17 00:01:12
欧洲中世纪的一句谚语“我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话的正确理解是什么?
1、欧洲中世纪的一句谚语“我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话的正确理解是( )
①这种关系封建主之间权利与义务造成混乱
②说明当时存在着封建等级制
③当时的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
④这种关系使封建主及农奴之间关系井然,社会稳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欧洲中世纪的一句谚语“我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话的正确理解是什么?
这不是历史题目嘛
明显选C啊,道理很简答,这句话的意思就和我的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一样,也就是说皇帝没有实权.
城堡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层核心,但在最高王权与最底层的农奴之间,不止是有一层领主,而是有好几个层次,每个领主都可将自己的领地划成数块封给自己的属下,从而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形的阶梯网络.一个大领主相对于国王或皇帝来说是附庸(vassal),国王和皇帝是他的领主(lord),但相对于这个大领主自己分封的中小贵族来说他就是领主,由他分封的人则是他的附庸;依次类推,直至最低一等的普通骑士.各级领主与附庸相互按契约承担责任和义务.在欧洲大陆,通常情况下附庸只对他的直接领主负责,形成了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