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领导人的贴身翻译是什么级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26 03:31:26
领导人的贴身翻译是什么级别?
领导人的贴身翻译是什么级别?
给领导人当翻译是很风光,也是很神秘的。但背后的辛苦和政治风险却是旁人不知的。
严格的筛选和考察
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向来出自外交部,虽然中联部也有翻译人员,但副总理以上级别领导人的翻译基本上都是外交部派去的。外交部的翻译可以说是国家队。
每年外交部招聘人时,翻译室有优先选择权,特别是口译人才。进入外交部翻译室的新人都将经过一系列针对业务和心理的“魔鬼培训”。外交部翻译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想进入外交部当一名优秀的高级翻译,必须经得起3道考验:严格筛选,疯狂练习,周密准备。
外交部挑选翻译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通过公务员考试排名,或是去专业院校进行笔试。入部考试中的英语水平测试相当难,通过笔试后还必须参加英语面试,其中成绩排在最前面的10至15名,才有可能进入翻译室参加下一阶段的“观察培训”。
“观察培训”实质上就是“淘汰式培训”。首先是强化训练,由翻译室的几位前辈每天陪学员做大量的听力、口译和笔译练习。培训的强度很大,所用的教材时效性很强,基本上都是当天的新闻和评论,或近期的热点话题。外交部还会邀请一些专家来授课,同时全面观察学员的外语基本功、翻译潜质、领悟力、语言表达习惯、声音状态、刻苦精神、承受高强度工作压力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组织纪律性……通过初试的人,只有不到4%被最终录用,成为翻译室真正的一员。
接下来,就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疯狂练习”。翻译室的很多工作人员都说,要不是内心真正喜欢,肯定无法坚持下来。他们通过这种练习,最后都能不由自主,习惯成自然,看到中文时,嘴里就能马上条件反射出英文来。
上世纪80年代,翻译室当时共有50多人,但是能够成为担任国家领导人翻译人选的,英语和法语各有不过两三个人。如何在几十名精英当中确定10%的比例,要经过翻译室领导的常年考察。考察原则是当年周恩来对外事干部提出的十六字要求:“站稳立场,熟悉业务,掌握政策,严守纪律。”
从翻译室的一名普通翻译到成为国家领导人的高级翻译,差不多需要十来年时间。
经过疯狂练习,最后一道关,就是“战前准备”。“每年总理的记者会,外交部都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翻译。从那时起,接到任务的翻译就进入‘冲刺阶段’。不过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个团队在一起准备。”翻译室的工作人员说,以总理的记者会为例,大量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对两会热点问题的调研,整理总理一年来的讲话内容。大战前,还要模拟召开记者会,不上场的同事充当陪练,设计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此外,还要进行“彩排走场”。
除此之外,领导人发言的时候,你不可能让他停下来,即使是连续10分钟的讲话,也得尽可能全部翻译出来。因此,记笔记是翻译的一个工作重点,这就需要不断地练习臂力。
笔记中可以使用中文、英文、数字和符号,每一个人都还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技巧和偏好。这些使用符号辅助记录的笔记,比如“继续”可用横着的箭头表示,上升的箭头表示“发展”,拒绝则是一个叉,同意则是一个对钩。符号也能表示一句话,“很高兴见到你”就用一个笑脸表示。
收入:基本工资8000,3级公务员待遇,每月补助8000
奖金不明
特殊人才费15000
所以年收入在40万-50万
同时国保衣食住行。
同声传译:分级别的,也就是职称。刚进去,甭说有多高的能力,8-11万一年,之后能提升到20-35万/年,到顶了。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做商业同传译员,收入高的多,虽然待遇福利都没有,更没保障,但收入高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