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五花大绑怎么绑?我只是想了解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25 17:54:37
五花大绑怎么绑?我只是想了解下!
五花大绑怎么绑?我只是想了解下!
五花大绑的最明显特征,就是先从犯人脖颈绑起,故至今南方还戏称被五花大绑为“穿麻领褂”,捆 “二龙膀子”.查词典,五花大绑条称:绑人的一种方式,用绳索套住脖子并绕到背后反剪两臂.仅拿这一条简单介绍去比,就可以看出那些先从手或胸开始的日式绑法不能算五花大绑.可以说,大绑各国都有,专称五花大绑的特定绑法却是中国独创,是我们的国粹,不少网友称之为“国绑”,是非常有道理的.而有的人侈谈什么日式五花大绑或西式五花大绑,是不客观的.
五花大绑简洁明快,只用一根绳子就可以搞定,捆绑速度快,又极难挣脱,因此十分实用!比起被缚后就动弹不得的日式和西式绑法(真可谓呆若木鸡),五花大绑后,被缚女子还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扭动伸缩,更显得婀娜多姿,楚楚动人.下面综述三种五花大绑的样式.
一、传统形五花大绑:(分正面式和反面式两类)
正面式:
1、先把绑绳(七米左右)对折作一小绳圈(不作圈亦可).
2、把绳圈搭在后脖颈上.
3、把绳子分别向前顺两肩拉过,垂在胸前.
4、把绳子分别从两腋下穿至后面(抹肩).
5、在上臂上缠绕两或三圈,下臂一圈,每绕一圈须打结以防下滑.
6、把两面绳头拉回背中,向上引过后脖颈的绳圈.
7、以下有三种完成样式:
A)将穿过后颈绳圈的绳子用力向下拉,同时把被缚人的小臂尽量向上托送.使模特两大臂反向叉扰,双腕在背后向上交叉,尽量托至两胛之间;用拉下来的绳子牢牢捆住手腕,最后打死结.(此为吊缚)
B)将穿过后颈绳圈的绳子用力向下拉,同时把犯人的小臂向上托送至左手叉右肘,右手叉左肘,呈平行状态.用拉下来的绳子先把并排的双肘中部捆牢,然后分向别绕向两侧,在肘腕并排处分别打结后穿过大臂最下一圈勒绳,最后汇总于背上小绳圈.(此为平缚)
C)将穿过后颈绳圈的绳子用力向下拉,同时把犯人的双腕交叉,用拉下来的绳子牢牢捆住,然后余绳分别向上穿过大臂最下一圈勒绳,反向穿过另一大臂的最上一圈勒绳,穿好后用力拉紧,汇总于背上小绳圈.(此为垂缚)
反面式:
1、先把绑绳(七米左右)对折作一较大绳圈.
2、绳圈在前,从犯人头上套下,从前向后圈住犯人喉部.
3、把绳圈后的绳子分别从犯人两腋下穿至前面.
4、在上臂上缠绕两或三圈,下臂一圈,每绕一圈须打结以防下滑.
以下各步与正式相同,也分吊缚、平缚和垂缚三种样式.
二、改良形五花大绑:
传统五花大绑流行最广,时间最长.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尤其是正面式捆法中的抹肩,在监视不严的情况下,容易脱缚.犯人如能找到尖端突出的东西如较硬的树叉、栏杆的尖头、甚至门、窗上部的尖角等物体,就能将抹肩的绳子挑到身后,使绑绳出现松动.又因为整条绑绳是一体的,只要一处松动,经不断挣扎,就会越来越松,最终使犯人脱出绳扣.而传统五花大绑的反面式虽无此弊端,但绑绳长期勒紧喉部,会造成犯人的种种意外.因而,又出现了改良的五花大绑,这种绑法比起传统绑法来只有一处改动,就是把第4步的抹肩改成胸口小交叉,即把搭在颈后的绳先在胸口前交叉再穿过两腋下缠绕上臂,其它步骤与传统绑法相同.这样,绑绳各处缠绕牵拉,不易拉脱,只要真正绑牢,是难以脱缚的.
由于长期的文化隔离,港台的改良五花大绑与大陆出现了一点差别:即绳圈套颈后两绳头引向前,即不是经过腋下,也不是进行交叉,而是在喉前交扭成一股,一直向下扭到胸前,然后分开再向后缠缚大臂,以后程序基本与大陆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