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2012•德化县一模)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的圆心O在坐标原点,直径AB=8,点P是直径AB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22 11:31:22
(2012•德化县一模)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的圆心O在坐标原点,直径AB=8,点P是直径AB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A、B两点重合),过点P的直线PQ的解析式为y=x+m,当直线PQ交y轴于Q,交⊙O于C、D两点时,过点C作CE⊥x轴交⊙O于点E,过点E作EG⊥y轴于G,过点C作CF⊥y轴于F,连接DE.
(1)填空:∠CPB=______°;
(2)试探究:在P点运动过程中,PD2+PC2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变化,请求出这个值;
(3)如果点P在射线AB上运动,当△PDE的面积为4时,请你求出CD的长度.
(2012•德化县一模)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的圆心O在坐标原点,直径AB=8,点P是直径AB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
(1)过点P的直线PQ的解析式为y=x+m,
当x=0,y=m,当y=0,x=-m,
故QO=PO,
则∠CPB=45°;
故答案为:45;

(2)不变,
证明:如图1,连接PE,EO,DO,
∵AB垂直平分CE,
∴PC=PE,且∠CPB=∠EPH=45°,
∴PE⊥CD,
∴PD2+PC2=PD2+PE2=DE2
∵∠PCH=45°,


DE=90°,
∴DO⊥EO,
∴DE=
2OD=4
2,
∴PD2+PC2=32;

(3)当点P在直径AB上时,
S△PDE=
1
2PD×PE=
1
2PD×PC=4,
故PD×PC=8,
又∵PD2+PC2=32,
∴CD2=(PD+PC)2=32+16=48,
∴CD=4
3,
当点P在AB延长线上,如图2,
同理可得:
CD2=(PD-PC)2=32-16=16,
解得CD=4.
综上所述,CD的长为4
3或4.
如图,将一矩形OABC放在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在y轴正半轴上.点E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 如图,将一矩形OABC放在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在y轴正半轴上.点E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是(-4,0),点B的坐标是(0,b).p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 如图,AB是圆心O的直径,点C在圆心O上运动(与点A,B不重合),弦CD丄AB,CP平分角OCD交圆心O于点P,当点C运 如图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0,b)(b>0).P是直线AB上的一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0,b)(b>0).P是直线AB上的一个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2为半径画圆O,点P是圆O在第一象限中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圆O的切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是(-4,0),点B的坐标是(0,b)(b>0).p是直线AB上的一个 已知如图,将矩形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在x轴正半轴上,点E是AB边上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过 如图,AB是⊙O的直径,AB=2,OC是⊙O的半径,OC⊥AB,点D在AC上,AD=2CD,点P是半径OC上的一个动点, (2012•河源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A在y轴上,AB平行于x轴,且AB=4,C点的坐标是(8, 已知圆O的圆心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半径为1,点P是圆O上的一个动点(不在坐标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