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八上的历史第七课材料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7 11:10:18
八上的历史第七课材料题
1.材料一:“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赔饷,此圣清二百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发愤心痛者也.然辱国之事小,则瓦解之患大,社稷之危未有今日者.”
材料二:“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成为分中国之言.若剑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
①“圣清二百年未有之大辱”指的是什么?
②康有为是怎样看待中国当时的处境的?
③康有为上书的目的是什么?
④上书是否起到了作用,为什么?
2.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以守旧而亡,观万国之事,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材料二:戊戌变法时“家家言事务,人人谈西学”,“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
①材料一反映了那一政治派别的观点?代表人物有哪些?
②材料中的“事务”和“西学”分别指什么?
③根据上述材料谈谈戊戌变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八上的历史第七课材料题
一、
1.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2、德国强占胶州湾,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
3、推动维新变法
起到了;因为康有为的言词是光绪帝感动,光绪帝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
二、1、维新派 康有为 梁启超
2、维新变法;资产阶级文化
3、所宣传的资产阶级思想,却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极大反映,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更多有识之士开始思索救国救民之路,因此,客观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它是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