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请帮我回答《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十册语文教科书》“积累.运用 四”“阅读”的〈〈趣联巧对〉〉的问题答案全部写出来。趣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24 00:29:41
请帮我回答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十册语文教科书》“积累.运用 四”“阅读”的〈〈趣联巧对〉〉的问题答案全部写出来。
趣联巧对

相传清代上午乾隆皇帝宴请群臣,指着一位一百四十一岁的老者出了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花甲”指60岁,“花甲重逢”指的是两个60岁,再加上“三七”二十一年,恰好是一百四十一岁。有个叫纪晓岚的学者灵机一动,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古稀”指七十岁, “古稀双庆”指两个七十岁,再加上一度“春秋”,也就是一年,正好是一百四十一岁。这称得上是一副绝妙的“数学对联”了.

唐伯虎同枝山因事来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祝枝山枝出了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伯虎当即对出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这副对联,对得工整巧妙,传诵一时。
1、你读了这两个故事,懂得了些什么?
2、再找一些像这样的趣联巧对,互相交流一下。如果有兴趣,也可以试一试,一个同学出上联,另一个同学对下联。
请帮我回答《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十册语文教科书》“积累.运用 四”“阅读”的〈〈趣联巧对〉〉的问题答案全部写出来。趣
我懂得了对联的写法特点:1上联和下联的字数相等,对仗工整韵律相同,意思相通,答对要巧妙;2要对好对联很不容易,不仅要善于动脑筋,还需要有扎实的功底;3从两副趣连的巧对中,增加了我们学对对联的兴趣。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如耳
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