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懂古文的来.明天看到对再给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2 19:41:35
懂古文的来.明天看到对再给分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学为桔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乃大旱连年.记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鲜—— (2)泄—— (3)具——
2.翻译句子.
(1)未几,盗起,民尽戎服.
译文:
(2)记其获,则偿歉而赢焉.
译文:
3.“旱斯具舟,热斯具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到底要听谁的啊
懂古文的来.明天看到对再给分
.《旱斯具舟 热斯具裘》
郑国的一个乡下人学做雨具,三年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学做了三年却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蜂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能挡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
(郁离子知道此事后,说道:“人生有很多事常不是人为可以决定的,全由老天爷说了算.不过,虽是天定的,但学习哪种技术,应是自家决定的,那个乡下人之所以弄到这个结果,他自己是有责任的.)
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人们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从,而按原来的干,又干旱连续两年.他算了一下收获,已补偿了以前的欠收还有赢余呢.因此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缝制裘皮衣.真是世间的名言啊.”
此文告诉我们,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只要坚持下去,终有成功的一天.
sorry,只知道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