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出题(文言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5 03:30:49
请老师出一些关于《谢答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这两篇短文的基础练习,谢谢!!!!!!
出题(文言文)
解题思路: 做题时要注意抓住文章的整体意思,考虑问题要全面。
解题过程:
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⒈解释加点词:
 ⑴答谢中书书  书:   
 ⑵五色交辉   辉:  
 ⑶四时俱备。  时:
 ⑷晓雾将歇   歇:   
 ⑸夕日欲颓   颓:
⒉“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______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
⒊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⒋“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
5.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6、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7.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8.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9、答谢中书书》一文意境优美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和饱含感情的语言再现了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答案:⒈⑴书信 ⑵辉映 ⑶季 ⑷消散 ⑸坠落 ⒉跳 山川之美景 ⒊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⒋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6.(1)对偶 (2)对偶,借代 7、.三 (1)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夸赞山水的美丽。 (2)具体描绘各种美丽的极致。 (3)感叹这样的人间天堂,再也没有人能欣赏到。8、.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9、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⒈解释加点词:
⑴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⑵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至:
⑶相与步于中庭 于:
⑷盖竹柏影也 盖:
⒉解释加点词
⑴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②念无与为乐者 与:
⒊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⑴文中写了两个人,这两人的相同点是:
⑵写出文中用水草比喻月光下竹柏摇曳的句子。
⑶为什么作者不能入睡,又“欣然起行”的?
⑷结尾的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
⑹“月色入户”一句中“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⒋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相与步于中庭

答案:⒈⑴考虑,想到 ⑵于是 ⑶在 ④原来 ⒉①参与,这里是欣赏的意思 ②和 ⒊⑴都是闲人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⑶月色入户 ⑷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 ⑸月下中庭 积水空明;竹柏影也 藻荇交横 ⑹用拟人手法,写月似乎也通人情,善解人意,知道人的寂寞,主动来与之为伴 ⒋相与/步于中庭
天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全承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行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翻译下列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
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2.月光 竹柏影 比喻3.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而有雅趣的人。 4.qǐn 友好亲睡觉,废寝忘食等。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祝你学习进步!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