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地球灾害发生地点help me!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做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6/10 16:20:21
地球灾害发生地点
help me!
地球灾害发生地点help me!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是地球灾害系中的一种.根据其发生、发展过程,可概括分为突发性和渐变性地质灾害,前者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后者如地面沉降等.
除各相关学科所涉及“环境”,如与各类地质灾害形成背景有关的区域地质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的自然环境等以外,主要是与人类生存、生活质量有关的背景条件.灾害是对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而言,显然,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与防范效果是衡量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环境指标之一.由此引伸,也就有了地质灾害环境概念的产生.即地质灾害环境是指形成地质灾害的自然背景和人文背景.仅有形成地质灾害的自然背景(条件),在无人类活动区发生的不良地质作用则形成不了灾害;有人类活动,无形成不良地质的背景(条件)也产生不了灾害,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地质灾害环境的人文背景还在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诱发不良地质现象发生而导致了灾害,也因而使地质灾害的环境概念更为复杂和现实.枚不胜举的人为地质灾害实例,已成为地质灾害防治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地质灾害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显而易见,地质灾害防治的环境概念已经在人类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中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由上述可知,灾害、环境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社会性决定了灾害的社会特征.灾害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期而至”是灾害最为显著特征,如果把灾害比作商品,则这种“索命的商品”会主动“送货上门”.地质灾害与其它灾害一样,无论社会欢迎与否,都会首先主动地与社会发生联系,并且不断地对社会的安全和秩序进行不厌其烦的侵害和搔扰,最终迫使社会及其管理者不得不参予或干预.具体来说,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参予特征表现为积极主动地采取应变对策,成立相应机构进行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和政策、立法、宣传、学科研究、社会保险和投资保障等.多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参予由于国家管理主渠道不畅通,使地质灾害的防治长期处于混乱状态.国土资源部的成立标志着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参予将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和社会化的轨道.当前最重要的是立法、宣传、社会保险和科技进步.相信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事业必将走向繁荣昌盛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