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卖油翁中所有的一词多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3 07:10:36
第12卖油翁中所有的一词多义
愚公移山一词多义愚公移山的一词多义

晋张湛对《愚公移山》一节的几条注释(1)“北山愚公者”——俗谓之愚者,未必非智也.(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俗谓之智者,未必非愚也.(3)“河曲智叟亡以应”——屈其理而服其志也.(4)“惧其不已也

观潮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方:  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方出神【正】  方七百里【面积】  观:  观潮【观看(动词).】  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  仅: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只】  仅如银线【

琵琶行的一词多义

信:本义是话语真实.(1)形容词.意为“诚实”“忠诚”“守信”.如:A如:《琵琶行》③读háng,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如:(陈涉)

初一人教版论语十则所有的一词多义

为:替因为因为看做被当就是作为可以:可以凭借能够知:理解同智,智慧得到知道而:然后而且而且表顺接,无实际意义顺接无实际意义使转折但是转折顺接之:代它(知识)代词代词(代指善者)代它最全了.

项脊轩志里的所有一词多义

(1)得:“又北向,不能得日”“轩凡四遭火,得不焚”“得”的基本义是“得到、获得”,前一句就是;“得”还有“能够、可以”的意思,表示情况允许,后一句就是.(2)然:“室始洞然”“冥然兀坐”“然余居於此

晏子使楚的一词多义

使:晏子将使楚(出使)上使外将兵(派)闻:楚王闻之(听说)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听见)谓:谓左右曰(对)太守谓谁(是)习:齐之习辞者也(熟练)学而时习之(复习)固:齐人固善盗乎(固:本来)汝心之固(顽固

《促织》蒲松龄的所有一词多义

一、一词多义  1、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  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  ④以塞官责(名词,差使)  2、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②径进以啄(动词

伤仲永中的一词多义 其的所有解释

一词多义  自:  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闻:  1.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其:  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初中的古文所有的一词多义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集录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

鸿门宴中所有之的一词多义

之  ①珍宝尽有之——代珠宝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  ③为之奈何——代词,指这件事  ④吾得兄事之——代词,指他  ⑤与之同命——代词,指沛公  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结构助词,的  ⑦先

烛之武退秦师中所有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一)重要实词:1.贰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④离心,背叛(例

《桃花源记》中,所有的一词多义,古今异议

豁然开朗交通再问:我要一词多义,古今异议再答:古今异义——①俨(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②交通,交错相通。今义:指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

“欲”一词多义 要所有的例子

yù①想要得到;需要.《鱼我所欲也》:“鱼,我所~也,熊掌,亦我所~也.”②希望.《为学》:“吾~之南海,何如?”③将要;将.《石钟山记》:“森然~搏人.”④愿望.《陈涉世家》:“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愚公移山中的一词多义所有

其:1、其土石如何(那么多)2、惧其不已(代词,他)之:1、跳往助之(代词,他)2、虽我之死(的)3、以君之力(助词,的)焉:1、且焉之土石(哪里)2、始反一焉(语气助词)

陋室铭所有一词多义.

只有一个“之”在本文中是一词多义.“之乱耳,之劳形”: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鱼我所欲也所有的一词多义

别关闭,我最怕匿名提问的了一词多义  1.而  蹴尔而与之.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或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3.是

伤仲永的所有一词多义

解题思路:平时多积累解题过程:自:  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闻:  1.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其:  1.其诗以

兰亭集序中所有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一)之(1)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4)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5)音节助词,衬足

初一所有的通假字和一词多义

解题思路:见“解答”。解题过程:通假字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童趣》  2、不亦说乎“说”(

烛之武退秦师 所有 之的用法 一词多义

之①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②是寡人之过也(的)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因人之力而敝之(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