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动作描写来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6 16:18:13
用动作描写来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作文(300字)

问一下是这三个人物在13岁左右么?再问:是的~再答:大院里三个年龄相仿的孩子是好朋友,尽管谁看了他们都不像,张旁旁,一点都不胖,白皙的脸,尖下颏,眼睛不大,却架了一幅大眼镜。说起话来,慢条斯理,颇有点

请你通过表情描写,用一两句话刻画出下面的人物形象

1.老人瞪大了双眼.呼吸急促,怒视着那个骗子2.老人无力地闭上眼睛,把痛苦埋在了心里.

题目是这样的:请你通过表情或动作描写,用几句话刻画出下面的人物形象.

1她如红苹果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容,大而亮的眼睛弯成了小桥.顾不得脚边心爱的小皮球,任由它自由得滚远,自己却张开双臂,欢呼着,如轻巧的小黄雀般扑向了父亲的怀里,感受着父女相聚的幸福.心中比吃了蜜还要甜

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和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的片段.

周昆昊右手紧握球拍,双眼紧紧地盯着对方手上的球对方一扔,一打,他等到球飞到最髙点时,嘴里喊着"人品爆发"四个字,一下子把球抽了过去.李胤呈右手握着一支钢笔,不停的用嘴咬钢笔的尾巴,笔在空中好像画着什么

请你用语言动作描写 刻画一个人物 体现人物的某种精神品质 30字左右

每当我上语文课的时候,那个熟悉的身影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她个子不高,圆圆脸,戴着一副眼睛,显得特斯文,总爱穿长裙,她便是我小学六年级时的语文老师,其实,在不谈学习的时候,我们就像好朋友一样.她那最常见

孙权劝学主要运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总的说来,孙权的话,晓以大义又以己作譬,语重心长,显示出王者风范;鲁肃语带惊奇,流露出的是佩服和欣慰;吕蒙的回答充满自豪,

通过动作、语言或心理描写,用一两句刻画出下面的人物形象 撒娇的妹妹 和伤心的老人

撒娇的妹妹:妹妹摇着哥哥的手说:“给我买那娃娃吧!求求你了”六年一班李帅伤心的老人:老人边走边拭泪.或老人哭着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祖国啊!

请你通过表情描写,用一两句话刻画出下面人物形象

他把拳头捏得紧紧的,咯咯直响,眼睛圆圆的,恶狠狠地等着别人,仿佛要把人吃了一样.他呆呆地靠窗边,出神地望着远方,浑黄而无神的眼睛里饱含着忧郁.

作文:写人(抓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细节刻画人物形象,不少于500字)

你好乍一看,她个子挺高的,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是块跳舞的料.细看,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她的眼睛不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

请你通过表情描写,用一两句话刻画出下面人物形象 愤怒的老人

他慢慢站起来.眼里满是愤怒,那双手不断的颤抖,巍巍颤颤的,仿佛马上就要摔倒

请你通过表情或动作描写,用一两句话刻画出下面的人物形象.

1、他猛地抓起桌子上的书就扔到了地上,睁着铜铃大的眼睛瞪着要抢他东西的人.2、老人颤颤巍巍的举起手,冲着离家的儿子如慢镜头般的挥着.

人琴俱亡 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王子猷这个人物形象的

一他根据没有听到消息判定自己的弟弟已经死了二由于悲伤到了极点已经没有办法表现出来所以很平静三他一到就径直走到灵床边四他弹琴是一种独特的悼念方式五过度悲伤痛哭差点昏死过去六他说的话中也可以体现对弟弟的死

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100字

http://www.docin.com/p-381387345.html此网站上有很多描写的段落和讲解的方法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刻画孙晋芳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什么的描写什么的描写什么的描写什么的描写

刻画孙晋芳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本文运用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也有描写、议论、抒情.文中抒情的作用是突出中心,升华主题.

父亲的眼神 文章通过典型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请各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外貌描写:—————————

第1题:外貌描写:个子不算高,有些单薄,身上的中山装早已褪色,带洞的解放鞋上沾着泥土,头发乱蓬蓬的语言描写:嘴角轻微撇了一下,不禁面带愧色地对那男孩说:“孩子,爹买不起,太贵了.”怯生生地说:“……就

世说新语这两篇短文都是通过 语言 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除此之外,你还发现了两文有什么共同点?

一言一行,昭示人性;短小之间,尽显风流.学习《世说新语》就要用心揣摩作者记言记事的方法.当然,感悟和践行历史人物的高尚品格也是要义所在.

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文章

有的课文在刻画人物时,常常对动作进行描写,它将人物的形像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同时还会揭示出人物深层次的性格特点,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在《凡卡》(人教版五年制第九册第12课)一文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