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时,为什么像屏和物屏之间的距离一定要大于4倍焦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9 17:32:33
用二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时,为什么像屏和物屏之间的距离一定要大于4倍焦距
u>2f时,为什么呈实像?(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u为像距,f为焦距.)

可画图说明.画一条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则出射光过焦点;再画一条通过光心的入射光,则出射光方向不变.可以找到两条光线的交点,所以为实相.

凸透镜成像试验当中,u=f(u为物距,f为焦距)时,为什么不成像?

因为凸透镜有个性质,光线从焦点(u=f)的位置射向透镜出来的是平行光,没有相交点.一般有光线相交的点都可以成像.平行光没有交点,所以不能成像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测得物距为30厘米时,像距为20厘米.(1)求该凸透镜的焦距 (2)画出成像光路图

(1)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1/u+1/v=1/f,这里,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f表示焦距,f=12cm.(2)光路图的话,知道了这三个距,随便啦,先定好光心,然后物体的位置,像的位置就确定了,然后标

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为于凸透镜一倍焦距时,眼睛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虚象是怎样的

不成像物距小于焦距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物距在一倍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在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二倍焦距之间

测量凸透镜焦距的问题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揭解释为什么可以用远物成像法简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沿透镜主轴的平行光线会聚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为透镜的焦距,而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越大则像距越小并越靠近焦点,因此,远处的物体(物距很大)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也就很靠近焦点了.一般粗略估计其焦距时

凸透镜成像焦距怎么算

高中物理课本上有详用公式1/f=1/u+1/v其中:f是焦距u是物距v是像距凸透镜成像后测出物距、像距便可求得焦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用图所示的方法可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

焦距f=10cm蜡烛的焰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5cm

成等大的像时,物距和像距都等于2倍焦距.两个位置的像分别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和倒立缩小的实像,这说明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大于4倍焦距,所以不可能产生等大的像.再问:成倒立缩小的像或倒立放大的像时,为什么大

自准直法和二次成像法同测一块凸透镜焦距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透镜焦距就是个标量.对于凸透镜来说,焦距就是个正数.自准直和二次成像法都是测试焦距,结果应该是一样的.硬要说测试结果有什么不同就只能考虑准确度问题啦.自准直法测试准确度受透镜主面影响,而二次成像法不受

孙丽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完整的题目是不是这样:孙丽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他们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2)他们依次将蜡烛、

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获得两次成像的条件是什么

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获得两次成像的条件是物与屏的距离D必须大于4倍的焦距.

物理 二次成像 测凸透镜焦距

设第一次成像时,物距u小于像距v.第二次成像物距等于第一次成像像距,像距等于第一次物距.则u=(D-d)/2,v=d+u=(D+d)/2.凸透镜成像公式:1/f=1/u+1/v得1/f=2/(D+d)

二次成像法测凸透镜测焦距

记住:一倍焦区分虚实,两倍焦区分大小即u>2f成倒立缩小实像u=2f成倒立等大实像f

两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为何物屏间距要大于4倍焦距

你知道吗?物像之间距离最小是4f,也就是当物体放在2f,像也在2f处时,此时只能成一次实像.其他成实像时,即成两次实像,物像之间距离都大于4f.这是透镜成像规律,默认:u>0、v>0、f>0由1/u+

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物距大于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