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p是直角三角形所在平面外一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08:34:56
点p是直角三角形所在平面外一点
点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点到△ABC三个顶点距离相等,则P点在△ABC所在平面上的射影是△ABC的______

如图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O是P点在平面a上的射影.若P到△ABC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由由条件可证得OA=OB=OC,由三角形外心的定义知此时点O是三角形的外心,故答案为:外;如图P是△ABC所

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O是点P在平面α上的射影,若△ABC是直角三角形,且PA=PB-PC

因为PO垂直于平面ABC,所以OA=OB=OC=根号下(PA平方-PO平方)=根号下(PB平方-PO平方)=根号下(PC平方-PO平方)所以O是三角形ABC的外心.

如图,已知P点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M、N分别是AB、pc的中点.(1)求证:MN平行平面PAD(2...

(1)取PD得中点Q连接NQ,AQ,由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以推迟四边形ABNQ是平行四边形.所以MN平行平面PAD.(2)所求的角为PAQ

已知p是直角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的一点,O是斜边AB的中点,并且PA=PB=PC,求证:PO垂直平面ABC

取BC中点D,连接OD,PD∵PB=PC,D为BC中点∴PD⊥BC∵O为AB中点,D为BC中点∴OD‖AC而AC⊥BC,故OD⊥BC,即PD⊥BC,OD⊥BC,所以BC⊥平面POD(定理:如果一条直线

如图,已知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M.N分别是AB.PC的中点

如图,已知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M、N分别是AB、PC的中点(1)求证:MN//平面PAD;(2)若MN=PC=4,PA=4根号下3,求异面直线PA与MN所成的角的大小.(1)取PD的

已知ABCD为正方形,点P是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P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恰好是正方形的

已知ABCD为正方形,点P是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P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恰好是正方形的中心,则四棱锥P-ABCD为正四棱锥

已知点P是平面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且AB=CD,AD=CD,PA=PC,求证平面PAC垂直平面PBD

由AB=CD,AD=CD,得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由PA=PC,得三角形PAC为等腰三角形PBD也为等腰三角形设PAC得垂点为MPM垂直于BD因为AC垂直BD(ABCD是正方形)则pmc垂直于ABCD

如图所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a,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A=PB=PC=2a.

(1)取AB的中点O,连PO,CO.∵PA=PB,OA=OB,∴PO⊥AB.∵△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OA=OB=OC,∵PA=PB=PC,PO是公用边∴△POA≌△POB≌△P

已知点P是平面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且AB=BC,AD=CD,PA=PC,证明面PAC垂直面PBD

连结AC,取中点记为E,由于AB=BC,AD=CD,立即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垂直于AC,DE也垂直于AC,这样B、D、E三点共线并且是AC的垂线.同理,PE也垂直于AC,从而,AC垂直于面PB

如图已知点P是直角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AB为斜边且PA=PB=PC求证平面PAB⊥平面

你的辅助线证明你的思路是对的.PQ⊥AB利用PAB边长关系写出PQ²然后证明PQ²+CQ²=PC²(CQ=1/2AB)PCQ为直角三角形,PQ⊥QCPQC为两平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a,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A=PB=PC=根号2a,求证:平面PAB⊥平面

因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a所以AB=二分之根号2a又因为PA=PB=根号2a所以△PAB为等边△过P作PD垂直于BA交AB于D点则D为AB中点(因为△PAB为等边△)所以可求出PD=

P是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M,N分别是PA、BD上的点,且PM/MA=BN/ND,求证:MN//平面PBC

连接AN并延长交BC延长线于Q,连接PQ易得:AD∥BQ得DN∶BN=AN∶NQ又AM∶MP=DN∶NB得:AM∶MP=AN∶NQ即:MN∥PQ又PQ在面PBC上∴MN∥面PBC

P是平行四边行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点Q是PA的中点,求证:PC平行平面BDQ.

画图会很简单啊链接ACBD,记交点为N,则N为AC中点,连接QN,已知Q为PC中点,所以在三角形ACP中QN为中位线,所以QN//PC,因为QN属于面BDQ,所以PC//面BDQ应该就是这样吧

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斜边AB=PC,A是在平面ABC上的射影

(1)PC=AB=√2*AC PC与平面ABC的角就是角PAC,cos角PAC=AC/PC=AC/√2*AC=√2/2 所以角PAC=45°(2)过C作AB的垂线交AB于D,D即A

点P是菱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PC,求证:平面PAC⊥平面PBD

连AC,BD交于点O,连PO∵PA=PC∴三角形PAC是等腰三角形∴PO⊥AC∵平面PAC∩平面ABCD=AC又∵在菱形中,AC⊥BD且AC∩BD=O∴PO⊥平面ABCD∵PO包含于平面PAC∴平面P

P为矩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平面ABCD,P到B,C,D三点的距离分别是5

设P到A点的距离PA=x,AB=y且AD=z,则∵PA⊥平面ABCD,AB、AD、BC⊂平面ABCD,∴PA⊥AB,PA⊥AD,PA⊥BC∵BC⊥AB,AB∩PA=A,∴BC⊥平面PAB,可得BC⊥P

已知点P是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到这个四边形各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

如图因为PB=PE=PF=PA,所以OA=OB=OE=OF,即O到各边距离相等,所以四边形为圆外切四边形故选 C

点P事△ABC所在平面外一点A1B1C1分别是△PBC△PCA△PAB的重心

证俩平面平行,只需证两平面内不共线的两条直线分别平行延长PA1交平面ABC于M,延长PB1交平面ABC于N,延长PC1交平面ABC于Q.连接A1B1,MN,A1C1,MQ因为A1,B1,C1是重心,所

P为△ABC所在平面外一点,O为P点在平面ABC的射影

1.中心此为正三角形2.垂心PA⊥BC,则OA⊥BC,OA是BC的高3.内心O到3边距离相等,O为内接圆圆心4.重心这个解释起来太麻烦了,你可以理解为O点是支撑起三角形的最佳力点,证明你还是回去问问老

已知点P是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所在 平面外的一点,

取Q∈AB使AQ=3QB则QM=6QN=2∠MQN=∠PBC=60º对⊿MQN用余弦定理MN=2√7再问:请问:如何得出QM=6,QN=2?再答: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