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赤壁用了什么计黄盖是个什么样的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3 12:01:17
火烧赤壁用了什么计黄盖是个什么样的人
火烧赤壁概括情节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黄盖带数十条船

赤壁杜牧抒发了什么感慨

一、二句写作者在江边淤沙之中,诗人以一柄残戟置于诗端,引发后两句的历史议论,具有历史的纵深感.三、四句是说周瑜的获胜是偶然的机遇所致,仅安凭一时侥幸并不是邦定国之策.假若不是东风骤起,蜀军相助,周瑜的

火烧赤壁 感受

今天读完《火烧赤壁》这篇文章,我心中颇有感受.  《火烧赤壁》这个故事是讲述周瑜采用诸葛亮的办法,带着二十条大火船借助了东风火攻几十万曹军,因为曹军的船只都被铁锁链锁住了,无法移动,所以全都被点着了,

赤壁杜牧抒发了什么感情

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他在一个更高的层次观察、思考着历史,顿使诗歌平添一种更上一层楼的气概.不直言战争之胜败,而说“铜雀春

《火烧赤壁》主要讲了什么?(30字以内概括)

周瑜难为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十万支,后借东风,黄盖诈降,火烧曹操水军军队,曹操败走华容道.

火烧赤壁缩写

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于是吴蜀联合抗曹.因为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先是“凤雏”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再是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最后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于是

火烧赤壁的故事

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使风而来.”操凭高望之.报称:“皆插青龙牙旗.内中有大旗,上

火烧赤壁的好词好句

好词:火趁风势、风助火威、烈焰腾腾、火光通天、烈焰熊熊、狼狈不堪好句:倾刻间,整个水寨火光通天,把江水都映红了.

火烧赤壁这个词出现在什么朝代

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了什么场面

描写古战场(赤壁之战)的险峻景象

《火烧赤壁》内容概述

公元二世纪末,中央集权政府东汉衰落,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曹操、刘备和孙权分别占据了中原、巴蜀和江东地区,而曹操的势力最强大.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打败刘备,占领了军事重地荆州的大部分地区,迫使刘

赤壁 杜牧抒发了什么情感

报国热情,以及对当时朝政的失望之情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很多问题:1.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性.嗜血成性的英法联军,无视中华民族的尊严,盗意践踏中华国土,大肆掠夺火烧圆明园的文物和财宝,推倒火烧圆明园的亭台楼阁,毁坏了圆明园的奇花异草.为掩饰罪行,他们

火烧赤壁之后,曹操怎么了?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的重点篇章.小说写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

火烧了圆明园,还烧了什么?

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三山五园”,颐和园里的耕织图也遭到毁灭性破坏,只留下乾隆皇帝御题的“耕织图”石碑.解放后耕织图被划出了颐和园大墙之外,成为生产与生活混杂的大杂院.1998年底才被颐和园收回,并

"火烧赤壁"是不是成语

不是的,只能算是一个典故,但是不足称成语!

念奴娇赤壁怀古 题目赤壁怀古交代了什么

这首词是苏轼47岁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通过对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三国的周瑜谈笑破敌的英雄业绩的向往,抒发了诗人凭吊古迹而引起的自己功业无成而白发已生的感慨.因此赤壁怀古,交代了作词地点

火烧赤壁主要讲了什么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80万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3万驻在赤壁同曹操隔江相对.曹兵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曹操让人用铁索把战船都连起来.叫士兵加紧操练,准备渡江.周瑜手下的老将黄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