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之会给你的启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8 02:20:59
渑池之会给你的启示
什么是“渑池之会”

公元前282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取了赵国的简(今山西离石县西)和祁(今山西祁县)两块地方.次年,秦国又派兵攻占了赵国的石城(今河南朴县西南);又过了一年,再向赵国进攻,两国交战,赵国损失了两万多军队,

渑池之会 火速!

赵惠文王时,得到楚国的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派人送信给赵王,愿意拿十五个城池换这块璧.蔺相如毅然承担出使秦国的重任.他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他到秦国献璧后,秦王果然不想给城,

渑池之会的比喻义是什么?

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即比喻那些不为强国的强暴,为自己国家立下极大的功劳的人.如越南的黎德寿,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

渑池之会是谁的故事啊

蔺相如是男主角

渑池之会

中文名称:渑池之会发生时间:公元前279年所属年代:春秋战国时代发生地点:渑池事件介绍赵惠文王作国君的时候,得到楚国的一块宝玉枣和氏璧.贪得无厌的秦昭襄王听到这个消息,派人送信给赵王,愿意拿十五个城池

渑池之会的主要内容,一句话概括.

渑池之会:赵惠文王作国君的时候,得到楚国的一块宝玉和氏璧.贪得无厌的秦昭襄王听到这个消息,派人送信给赵王,愿意拿十五个城池换这块璧.赵王不敢拒绝,但又怕上当.地位低下的蔺相如毅然承担出使秦国的重任.他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提升为

《渑池之会》有什么启示

启示: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的荣誉不可侵犯.所以,为了国家利益,为了的国家荣誉不顾自身安危,敢与同强敌做斗争.

渑池之会的故事谁知道?

中文名称:渑池之会发生时间:公元前279年所属年代:春秋战国时代发生地点:渑池事件介绍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第二年,赵惠文王十七年(公元前282年),秦借口赵不跟它联合攻齐,派兵攻下赵的两座城池.赵惠文王十

渑池之会的故事 200字

在完壁归赵后不久,秦国攻打赵国,杀死赵国兵士两万多人.诡计多端的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上当,又不敢不去.蔺相如为了祖国荣誉,不怕牺牲,决定亲自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宴会上,他与秦

关于渑池之会的故事

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二十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以便集中力量攻击楚国,于是派使者到赵国,约赵王在西河外的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境内)见面,互修友好.赵王害怕,想不去,大将军廉颇和上大夫蔺相如商议,认

渑池之会 感想

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机智勇敢地同秦国君臣进行了针锋相对、不屈不挠的斗争,挫败了秦国的图谋.为了祖国荣誉,不怕牺牲的士大夫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正是由于这种精神代代传承,才使得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

渑池之会的意思?

中文名称:渑池之会发生时间:公元前279年所属年代:春秋战国时代发生地点:渑池事件介绍赵惠文王作国君的时候,得到楚国的一块宝玉枣和氏璧.贪得无厌的秦昭襄王听到这个消息,派人送信给赵王,愿意拿十五个城池

渑池之会!渑池之会!渑池之会的故事!

后人利用这个故事,对主动向认错、道歉,自情严厉责罚的人,就称其为“负荆情罪”.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有一回,再问:不完整。

渑池之会的故事

中文名称:渑池之会发生时间:公元前279年所属年代:春秋战国时代发生地点:渑池事件介绍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第二年,赵惠文王十七年(公元前282年),秦借口赵不跟它联合攻齐,派兵攻下赵的两座城池.赵惠文王十

《渑池之会》的故事

秦昭王二十五年,秦国借口赵国不与它一起进攻齐国,向赵进攻,取得赵兹氏(今山西汾阳)等两城.次年,攻取赵的离石(今山西离石县)⑥.再次年,白起取赵代(今河北蔚县)、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县西)  .这时秦国

渑池之会的故事350字左右

中文名称:渑池之会发生时间:公元前279年所属年代:春秋战国时代发生地点:渑池事件介绍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第二年,赵惠文王十七年(公元前282年),秦借口赵不跟它联合攻齐,派兵攻下赵的两座城池.赵惠文王十

完壁归赵和渑池之会的故事

完壁归赵战国的时候,赵惠文王有一块叫做“楚和氏璧”的宝玉,被秦国的昭王知道了,昭王便派了位使臣到赵国来跟惠文王商量:“惠文王,我们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池,和赵国换取这块“楚和氏璧”的宝玉.”惠文王一听:

渑池之会的简略意思

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