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六部尚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23:01:03
清朝六部尚书
明朝在南京设立的六部尚书衙门有什么职责,处理哪些事情

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的后来靖难之役后朱棣也就是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在中央废除中书省丞相,由六部直接负责!后来设殿阁大学士,首辅相当于丞相!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就是管官员的任免的相当于

六部尚书这个“尚书”是什么意思?

六部“尚书”一职相当于今天的部长.中国古代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吏部、民部(唐朝改为户部)、礼部、兵部、

古代的六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尚书省分六部,其最高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副长官为侍郎(从二品),其下六部尚书为正三品,六部副长官仍称侍郎(从三品),以下分司(曹),正副长官分别为从五品、从六品(即当今司局级).六部尚书:自魏晋起

吏部尚书 兵部尚书 形部尚书 这些都是几品官

尚书隋、唐、元时官阶为正三品,明、清正二品侍郎隋文帝定制,以尚书省统六部,各部尚书下有侍郎数人,分掌本部下各部门,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司官.门下省之给事黄门侍郎及内史省(唐改中书省)之侍郎,则为主官之副,

中堂 尚书 总督 巡抚 将军清朝各是几品官

中堂,尚书一品(文),总督巡抚二品(文).将军一品(武).

清朝尚书有哪些

清朝只有6部``没有8部``《刑部,兵部,礼部,工部,吏部,户部》%D%A特指明清中央行政机构中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及工部.清代于天聪五年(1631)仿明制设六部.初以贝勒(亲

请问明朝的内阁首辅也必须要同时兼任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吗?

内阁制度虽然是洪武年间朱老大创建实际应该是由朱棣开始完善朱重八老兄个人权力欲太强加之能力超强所以废除宰相制度自己天下大小事一肩挑内阁只是作为他的咨询机构可是他子孙没有他那么敬业的精神加之能力也不如他所

明朝内阁首辅,次辅兼任六部尚书吗?

明朝入内阁大学士,可以兼任也可以不兼任六部尚书.这种尚书官位只是加衔,并没有实际职权.大学士可以兼领六部尚书,但他们并不担任六部的具体事务,也不能以六部的名义发布命令.实际上只是为了表明地位而给予的荣

中国古代六部尚书是那六部

礼部,吏部,户部,工部,刑部,兵部

明朝京师的六部尚书与南京六部尚书有何不同?

北京的是正式的,南京的只是留守京城的,类似荣誉六部,应该说南京旧宫设置有所有北京政府官职,只不过南京只是留来养老的再答:一般发配南京政府基本就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终结再问:品级和俸禄一样吗?再答:完全一样

明朝本部尚书是个什么职位?《明史》中,兵部侍郎齐泰为本部尚书,本部尚书与六部尚书有什么区别?

不是本部,是兵部、六部里最重要的两个部是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号称天官,掌管文官的任免权.兵部尚书掌管兵权和武将的任免权,此外粮草兵器也归兵部管.于谦就做过兵部尚书.但是做尚书不一定比做侍郎好.

明代最后的六部尚书是谁?

六部特指明清中央行政机构中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及工部.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为六部前身.西晋时,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

清朝是总督大还是六部尚书大?

1.唐朝是节度使大,节度使相当于今天的上将,享受大军区正级待遇,唐朝的节度使有兵有权,兵强马壮,六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各部部长,比如说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2.汉朝时九卿大.汉朝的郡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

清朝六部 尚书名单具体名单简明清朝 六部尚书都有谁 准确~

六部特指明清中央行政机构中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及工部.清代于天聪五年(1631)仿明制设六部.初以贝勒(亲王、郡王)分别总理各部部务;各设满洲、蒙古及汉承政、参政、启心郎、额哲

清朝刑部尚书是几品啊?

【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

清朝时期的八部尚书都哪八部?每部的职能是什么?

清朝只有6部``没有8部``《刑部,兵部,礼部,工部,吏部,户部》特指明清中央行政机构中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及工部.清代于天聪五年(1631)仿明制设六部.初以贝勒(亲王、郡王

清朝总督大还是尚书大

尚书大尚书是京官相当于部长加副总理总督是地方官相当于省委书记

清朝历代各部尚书名字我想要找清朝历代尚书的名字

二百六十多年,六部尚书因满汉分设,人数要比其他王朝多一倍,很难有人去一个个打出正确答案的.去看《清史稿》卷185至卷203的“部院大臣年表吧”

直隶总督和六部尚书哪个官大

总督在清代为地方最高级长官,正二品(若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位在从二品的巡抚之上,管辖一省或多省.各省总督依例均有兼衔,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规定,除授为尚书例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外,其余各省总督,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