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3 07:26:39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穗
浙江或余姚有什么别名,有什么历史渊源?赞颂余姚或浙江的诗词?

浙江文物之邦,余姚姚江,余姚地名由来久远,史记记载不一,归纳约三说.一、人名说.《史记·五帝本记第一·括地志》云:“越州余姚县.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二、山川说.《山海经

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是?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的黑陶钵与出土于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分别说明了什么

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的黑陶钵说明河姆渡人已经学会制造黑陶,出土于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图案说明半坡人已经具有审美观.

半坡遗址出土的 人面鱼纹彩陶盆 根据这个陶盆推断出生活情况

半坡居民已开始使用彩陶,出现了原始捕鱼业

浙江余姚河姆渡主要农物是什么

茭白再问:好像是水稻吧!再答:呵呵,现在哪还有主要农物的概念,茭白是比较有特色的农物,水稻嘛江南水乡都是以水稻为主的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小陶舟是做什么用的,它说明了什么求解答

河姆渡遗址最底层出土的船桨和小陶舟是用来渡河的.通过小陶舟说明了他们已能制造跨越江河湖海的独木舟,拥有制造木船的本领.

根据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和远古传说,描述原始农耕时代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1973年,在浙江省余姚县农民建造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了河姆渡文化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等,最厚的地方达一米.出土的稻谷色泽金黄,经人工鉴定是人工栽培的晚稻.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相同点

1.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我国人类遗址2.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3.都从事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

材料一: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了一处古民遗址,出土了大量稻谷,用水牛骨骼做的农具

材料一:河姆渡遗址.材料二:半坡遗址.相同点:都为距今六七千年的人类遗址;都有农具和农产品.不同之处:河姆渡遗址以稻作农业为主,半坡遗址以粟作农业为主;河姆渡农具为骨制,半坡的农具为石制.陶纺轮、陶瓮

再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稻谷遗存 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还真不知道反映出了什么历史事实这样的高度,就是说明了中国水稻种植历史的长久啊.河姆渡发现了籼亚种和粳亚种水稻的遗存,也最多说明了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历史长久罢了.比什么国外领先N年,胡扯呢.

从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我们可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这题目是有套路的,随便说都可以说明了制陶业的发展说明了农业的发展说明了人们开始有审美观念说明了人对某某某物的崇拜LZ看着那些适合自己套吧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的功能是什么

骨耜是用偶蹄类动物的肩肿骨制成的.其上端厚而窄,是柄部;下端薄而宽,是刃部.柄部凿一横孔,刃部凿两竖孔.横孔插入一根横木,用藤条捆绑固定.两竖孔中间安上木柄(即来),再用藤条捆绑固定.这样,一件骨耜就

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水稻能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吗?

不能,因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水稻并不是最古老的,为7000多年前,并不具备最佳说服力.1989年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的水稻为9000多年前;1999年广东英德牛栏洞出土了人工栽培的水稻硅质体,经测定为

江余姚河姆渡和良渚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早在六七千年前,长江下游已经有了比较进步的原始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命

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吗

余姚市有关部门准备把田螺山和河姆渡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2012-9-23的新闻所以答案是目前还不是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遗址分布非常广泛,其中最主要的是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以及位于东北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遗址.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东北,揭示了距今约7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