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阅读:"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5 20:55:30
文言阅读:"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
子曰 巧言令色,

【原文】子日:“巧言令色(1),鲜矣仁.”【注释】(1)令色:令,好、善;色,脸色.【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文言阅读翻译

解题思路: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注意直译和意译相结合。解题过程:21 陈涉世家原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人!’

问什么?应该是“巧言令色,鲜矣仁”吧?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仁德.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满口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的伪善神色,这种人是没有什么仁德的.“巧言令色”的意思:满口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和满脸的伪善神色.巧言令色的近义词:花言巧语巧言令色的反义词:辞严义正“鲜”的读音(x

子曰 巧言令色 鲜矣仁 阅读感悟

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要牢记圣人提醒我们的话,时时警惕那些花言巧语,一脸笑得稀烂的伪君子.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任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文言阅读(翻译)

解题思路:翻译解题过程:(1)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嗜:特别爱好(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造:到,往最终答案:略

文言阅读 邴原泣学 原泣学《初潭集》 【原文】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得:能够(2)锝:得到(3)徒:白白地(4)徒:只是2.翻译句子.①孤者易伤,贫者易感.译文:孤儿容易悲伤,穷人容易感伤.②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译文:我一来羡慕他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对论语及儒家思想有一定了解,理解这句话这容易多了.孔子一生奉行“仁政”,“德政”,希望“以礼治国”,并自诩为周礼的接班人,但是他一生并不得志,虽然先后周游列国,但是却没有一个国家真正愿意采纳他的政见并

子曰: 学而时习之

出自《论语》的最开头.整句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为:孔子说:“学了,然后按时实习,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相会,不也

子曰:"默而识之下两句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几个文言文词解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

没有上下文,大概翻译一下:然是表转折,胡为疑问代词“什么”的意思.然而为什么没有停止(制止)呢?不行,我已经跟王说了言:告诉已:已经之:助词对.为什么不把我的意见告诉王?见:看见面见或者是见解于:助词

有几句孔子的文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解释: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对于我所欠缺而别人所擅长的一定要不耻下问,虚心请教.2、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

子曰:

【原文】子日:“巧言令色(1),鲜矣仁.”【注释】(1)令色:令,好、善;色,脸色.【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读解】巧言令色.这是一幅伪君子的画像.如果

课外文言短文阅读。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小题1:(1分)(1)量 (2)尺寸尺码小题1:(2分)做事太教条小题1:(2分)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阅读文言,回答问题。 任座直言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① ,克之;以封其子击 ② 。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

1、攻打;快走;刚才;返回。2、我因此知道您是个仁君。3、翟璜说文侯是仁君的理由是“君仁则臣直”,任座在文侯面前能直言,说明文侯是仁君。4、文侯“怒”是因为任座的直言进谏,由此可见,国君往往不愿听逆耳

《论语》,阅读理解,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1,孔子生性正直,心存正义之感,并且喜欢组茶淡饭、率性自由的生活,所以他认为,那种没有心无正义而取得的富贵是不足挂齿的.2,一致.这两种观点都注重于利于义的关系,并且都有相同的观点,即财富是基于在正义

阅读理解:《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

一、以上这几句语录选自《论语》.这本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二、从这句语录看来,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时习之),“学习”与“思考”二者的关系是:_学而不思

子曰

你为什么那么喜欢笑呢?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

  (1)商汤王流放夏桀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有这样的事吗?(2)我只听说过周武王诛杀毁灭仁爱、正义的殷纣,没有听说他杀过君主。关键词和采分点(1)放:流放,诸:“之乎”的合音,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