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劳动的供给曲线为L=1000w,厂商对劳动的需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4 08:37:05
如果劳动的供给曲线为L=1000w,厂商对劳动的需求
供给曲线斜率为负的原因

供给曲线为负,说明随着一种产品价格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反而少了.这应该是因为这种商品并非生活必须品,所以价格越高,消费者越不愿意买,从而也是厂商不愿意生产这种产品,造成斜率为负.

微观经济学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企业长期供给曲线和市场长期供给曲线.

这样看是一般均衡还是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不一样,市场长期供给曲线是所有市场的总供给.局部均衡,一样,市场就是该行业的市场.

由于劳动的人别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所以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彩市向右上方倾斜的 是否正确?

你自己想一下就明白了,横轴是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水平,当然工资越高劳动力供给就会越多了,当然根据拉夫定律,当工资上升到一定水平时,劳动力的供给不再增加而会减少,人们对休闲更加重视~

在研究劳动力市场均衡时,完整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是( )

选C.经济学中形象地称该曲线为“肘弯”,曲线先向右上方倾斜,说明工资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而后向后弯曲,表明此时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为什么会呈现弓形状.(《劳动经济学》第三版的课后题)求高手解答~

把闲暇看成一种商品,闲暇的价格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收入,当收入很高时,收入效应(使闲暇消费增多)超过替代效应(使闲暇消费减少),即劳动供给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劳动供给曲线背弯的原因

因为边际效用和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你可以把闲暇和工资当做是两种商品,随着工资的增加工资带给劳动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当工资高到一定程度以后劳动者会更多的选择去消费闲暇时间这种商品

供给弹性为单位弹性时,供给曲线的形状是( )

c.应该是过原点,斜率为1的直线吧

求IS,LM曲线假设货币需求L=0.2y-10r,货币供给为m=200,c=60+0.8y d(d为y的下角标),t=1

LM曲线让L=M即200=0.2y-10r导出y和r的关系IS曲线Y=C+I+G=60+0.8yd+150+100yd=Y-T=Y-100代入上边那个式子这道题里i不是r的函数所以IS曲线的Y最后算出

假设供给曲线为正斜率曲线,需求曲线为负斜率曲线……一道微观经济学的题,

B.多于5000单位但小于5800单位1、收入的增加使这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了800单位,意味着在10美分时需求曲线水平右移800单位;2、需求曲线右移,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则均衡量又达不到5800的位

假定劳动市场是垄断的,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函数为Zd=10-1/2W对劳动的供给曲线函数为Zs=W+4

第一问:zd-zs带进去,答案是3小时第二问:zd-zs=10-1/2W-W-4=6-3/2Ww≥4带进去6-3/2W≤12所以新情况下劳动小时数为12小时再问:能把过程写下吗?

劳动供给的特殊规律是什么

工资理论中劳动供给的特殊规律劳动的供给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一般来说,当工资增加时劳动会增加,但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如果再继续增加,劳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不但不会增加,反而还会减少

微观经济学均衡价格题假设棉布的需求曲线是QD=10-2P,棉布的供给曲线为QS=0.5P,求1、棉布的均衡价格2、如果政

1.10-2p=0.5pp=42.棉布的价格会下降到¥3,需求会上升同时供应会下降,市场出现短缺3.棉布的供应曲线会向左移动一个单位,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为5元我学的微观经济是英文的,第三题不是

劳动供给曲线是如何推导出来的?资本供给曲线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家庭用工作代替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增加,同时,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收入效应的作用,家庭需要更多的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减少,

假设货币市场的货币需求为L=0.5y-10r,实际货币供给为400,在产品市场上is曲线为Y=1000-20r.

1.支出成数为2,G增加100,IS曲线的国民收入增加200,原IS公式修正为Y=1200-20r.均衡状态下先求出LM曲线L=400,则有Y=800+20r,IS与LM相交,联立IS与LM曲线解得y

画图说明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

因为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在供给量小的时候,数量是随着价格上升而上升的,但适当数量达到饱和状态时,劳动力就不值钱了,所以数量就又会下降,并且伴随着数量下降.如图: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方向

对于正常商品:价格上涨供给增加斜率为正(供给曲线)价格下降需求增加斜率为负(需求曲线)对于吉芬商品:价格上涨需求增加斜率为正(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中斜率为负的例子

劳动供给曲线  (1)劳动的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后弯曲,是劳动工资率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劳动者在不同的工资率下愿意供给的劳动数量取决于劳动者对工资收入和闲暇所带来效用的评价.消费者的总

如果既考虑劳动的替代效应,又考虑劳动的收入效应,那么劳动的供给曲线先向右上方倾斜,再向左上方倾斜.

错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综合作用决定供给曲线的方向,看谁的作用大

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求解

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家庭用工作代替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增加,同时,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收入效应的作用,家庭需要更多的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