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带电量q的点电荷处在导体球壳的中心,球壳的内 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5 01:41:46
如图,带电量q的点电荷处在导体球壳的中心,球壳的内 外
如图,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半径为r的空心金属球放在绝缘支架上,右侧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点电荷到金属球表面的最近距离

(1)金属球上的自由电荷被吸引到右端,右端带负电,左端带正电,由于静电平衡,0点的合场强为零.(2)点电荷Q在球心处产生的场强E=kQ(3r)2,方向水平向左,则球面上感应电荷在球心O处的场强大小为:

求教静电场高斯定理如图,为内外两层球壳,大的半径为R,小的为r,点电荷q(带电量也为q)到球心的距离为d.如果大球壳产生

取一个半径大于大球半径的同心球面S包裹住大球壳以及点电荷和小球壳,对上述球面S应用高斯定理.因为大球壳接地——电势为0,而无穷远也是0,所以,大球壳外无电场线分布——S所在的球面上处处都有E=0,所以

点电荷q 4.0×10^-10 C,处在导体球壳的中心,壳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1]2.0cm和[R2]3.0cm ,求:

看你的样子似乎你有具体答案.第一题,静电平衡后,导体内部场强为0,在导体壳中作一同心球面为高斯面,用高斯定理可知高斯面内电荷代数和为0,因此导体壳内层带负电,由于导体壳本身电荷量代数和为0,因此外层带

如图,均与带电的圆环,带电量为正Q,中线上有一电荷+q,问q受到的电场力为多大

因为是均匀带电圆环在圆环上取一个微元,弧长记为ds,它是圆环周长的ds/(2πr)记为1/n,则微元带电荷量为Q/n该微元对电荷q的力为kq×(Q÷n)÷(√2r)²=kqQ/(2nr

半径R=0.1m的不接地导体球原先带电量Q=10-6库仑,离球心距离d=0.2m处有一点电荷q=10-5库仑,求点电荷q

库伦公式F=kq1q2/r^2r是带电粒子中心到中心的距离.F=kQq/(0.2m)^2=9×10^9N·m2/c2*(10^-6)*(10^-5)/(0.2m)^2=2.25N这个力很大(对电子来说

电势能的计算问题一个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和一个带电量为+2q的点电荷相距为L2个电荷在库伦力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发生完全弹

你是想用机械能守恒吗?在电学中,一般用动能定理.只有电场力做功.应该是能求的.不过机械能守恒就不一定了.

真空中距点电荷(电量为Q)为r的A点处,放一个带电量为q(q

场强等于电场力除以带电量电场力=F=kQq/(r)^2场强=电场力/q所以选B,D

相距L的点电荷A,B的带电量分别为+4Q和-Q,要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使该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

C(-Q)-----A(+4Q)----B(-Q)这种情况下受到A的吸引力跟B的排斥力,而A/C之间的吸引力(对C而言方向向右)大于B/C之间的排斥力(对C而言方向向左),所以这种情况下C不能处于平衡

带电量分别为+Q和的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在两点之间放入一个不带电的导体棒,如图当导体达到静电平衡后,感应电荷在两点连线中

你没有理解题意,题中问的是“感应电荷”在中点的场强,而不是合场强,中点的实际场强为0,那是感应电荷与原来电荷的场强叠加结果.

如图,带电粒子质量为m、点电荷量为q,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恒定的速率v0沿一段圆弧从A点运动到B点

由题可知,这是一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仅受电场力作用并且由电场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因此圆弧上的AB两处为等势点,故A、B两点的电势差为0.且满足Eq=mv2/R而R=S/θ,因此E=mv2θ/s

大学物理:导体球处在点电荷q外,为什么在导体球上会产生等量感应电荷q和-q

因为导体球内部要保持等电势,在有外电场干扰的情况下必须自身产生感应电荷才能保持这种特质

电场强度问题如图,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

因为a点场强为0,所以带点薄板在a点产生的场强与q产生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kq/d^2,所以薄板在b点产生的场强为kq/d^2,向左,而q在b产生的场强为kq/(3d)^2,向左,所以合场强为10

一无限大带电导体平板总带电量为Q,面积为S,则板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你确定是板内?那就不会有电场强度,因为假如说有的话,那内部的电子就要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最终还是会导致内部场强为0如果你想问外面的场强的话,那就利用高斯定理,取个高斯面(一般取圆柱体形的)很

如图,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

由a点电场强度为零知道:点电荷与带电薄板在a点产生的电场等大反向所以虽然你不知道薄板的电场公式而只知道点电荷的电场公式但由上面的条件可以知道在b点的薄板电场的大小(与a点同)方向(与a点反)再计算一下

如图,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 相距为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

分析: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可得出q在a点形成的场强,由电场的叠加原理可求得薄板在a点的场强大小及方向;由对称性可知薄板在b点形成的场强;解;q在a点形成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1=kq/d^2,方向向左;因

带电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相距L ,在ab中间放置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导体P.当P静电平衡状态时,感应电荷在a,b连线的

静电平衡,外电场与感应电荷所产生的电场等值反向,故所求的场强为2kQ/(L/2)2=8kQ/L2,方向从-Q指向+Q.

如图,长为L的金属杆原来不带电,在距其右端r处放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问:

解析:1)导体棒处于静电平衡时内部场强处处为0,故金属杆中点处场强为0.这个第一问有点让人容易产生错觉,以是杆的中段部分.这里说的是中点,即杆的几何中心,那这个几何中心当然是在杆的内部那个O点,所以由

静电感应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靠近不带电的导体A,这时A的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正负电荷量相等,那么和Q比较哪个大?为

Q更大.因为原子核的束缚能力,虽然点电荷会引起电子移动,但场强不足以突破自身的束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