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分组如何确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15:29:15
地震分组如何确定
数学建模如何在坐标系中分组

你指的是用matlab画图时,同一坐标系作出多个图像吗?可以用函数subplot.例如:x=0:pi/10:2*pi;y1=sin(x);subplot(2,2,1)plot(x,y1);y2=cos

地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II类场地

只找到这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2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6.1.2确定表截图如下

设计地震分组与抗震烈度的关系

国内一般是按照近震设防烈度及参考典型震型曲线类型来进行抗震设计.再问:设计地震分组是根据什么来分组的?再答:新规范的分组概念和老规范的远近震概念差不多,核心思想是按照地震的环境影响状况来分类,只是新规

设计地震分组是怎么确定的?

1,场地感受到的地震动的振动特性是与震源发震机制、震级大小、震中距以及传播路径等有密切关系,因为土对地震波的传播有滤波作用,过滤后的地震波的周期成分中,接近于土的特征周期的成分比例会增加.然而目前工程

地震后的测量 控制点和水准点 精度如何确定?

GPS还需要考虑地震后的椭球面变化,即可能高程异常与原来已经不一样了.最好是利用GPS与非震区的高等级点作长基线测量,然后再加密.但是这一次地震连西安都震倒了,不知道大地原点有没有受影响.你可以先在当

几级抗震,与地震分组有什么关系.比如说,设计地震分组是第二组,相当于几级抗震?

设计地震分组和几级抗震是没有明确联系的,这个都是要根据抗震规范查过来的.

怎样确定地震的震级?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

PKPM中什么是设计地震分组?

新规范把直接影响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Tg的设计近震、远震改为设计地震分组,分别为设计地震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

为什么要对设计地震进行分组

各地的地震不同,各建筑对应场地也不同,所以地震作用力也不同,就需进行分组.

地震的大小(震级)是如何确定的?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有大有小,大可以大到使房屋倒塌、山崩地裂,小可以小到人根本感觉不到,只有灵敏的仪器才能记录到.那么如何表示地震的大小呢?通常人们用地震震级予以描述.地震震级是对地震波能量大小的

所在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没有听说过有二组啊,应该是二级或者几度吧

设计地震分组的一、二、三组有什么区别

一、二、三分组就是根据离震中近远区分的.地震的参数不用,详细请查阅抗震规范.

如何上好分组实验课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和理论都是通过实验,对大量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比较和综合后总结出来的,因此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我认为在物理教学中能否进行实验教学,是

地震的震级是如何确定的啊?里氏是什么?

震级(earthquakemagnitude)根据地震波记录测定的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值,用来在一定范围内表示各个地震的相对大小(强度).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一场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代表地震本身的强弱,由震源

说明(ζ=0.05)地震影响系数α如何确定?如何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

地震影响系数α按照抗震规范5.1.5条求.结构的自振周期需要有限元计算或简化模型按照特征方程求特征值计算(手算太复杂了).曾经有一些简化估算方法,过于粗糙.

如何进行物理教学中的分组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变应

如何确定地震是几级的?

【基本资料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

PKPM地震信息中的周期折减系数如何确定?

非承重墙为砌体墙时,结构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可按下列取值:1,框架结构0.0.7;2,框剪结构0.0.8;3,框架-核心筒0.0.9;4,剪力墙结构0.1.0;其他结构体系或采用其他非承重墙体时,可

如何确定?

输入能量时所损耗的功率其铁损根据不能材料的牌号可大致确定其损耗范围,当然这还跟制造工艺有关,如果制造工艺不好,可能会远远超标的.如:23ZH100,其意思是0.23mm的材料厚度,其B=1.7T时,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