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指示剂法判断磷酸盐的组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20:15:06
双指示剂法判断磷酸盐的组成
怎样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用什么指示剂判断?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做出假设: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下,酶的活性会降低(假设依据: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而淀粉酶就是蛋白质,温度过高会使蛋白质变性、改变它的结构,如蛋清,所以淀粉酶在温度过高时,活性应该

磷酸盐处理是不是普通的磷化处理

一般说来,磷酸盐处理就是磷化处理.

请问磷酸盐的溶解性有什么规律?

磷酸的所有二酸式盐(磷酸二氢盐)都易溶于水,而一酸式盐(磷酸氢盐)和磷酸正盐(钠、钾、铵的盐外),一般不溶于水.

百里香酚兰指示剂的配法

百里香酚兰与百里酚蓝是同一种物质.0.1克百里酚蓝溶于90%的酒精,用90%的酒精定溶到100ml.

如何通过指示剂变色的颜色判断溶液酸碱性

酚酞遇酸变红色、石蕊遇碱变蓝色蓝判断酸碱性

判断提:金属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不受溶液ph值的影响.

错金属指示剂本身是弱酸或弱碱,不同ph值颜色不同

求双指示剂法滴定原理~所选指示剂为甲基橙和酚酞~

双指示剂法一般用于混合碱的测定,原理如下:混合碱系是指Na2CO3,NaOH,NaHCO3的各自混合物及类似的混合物如果以酚酞为指示剂,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因此,NaOH,Na2CO3可以被滴定

锅炉水中的磷酸盐浓度怎么测

用在线监测仪做,国产,进口都有.好一点的用美国HACH公司的.

磷酸盐缓冲液的缓冲范围是多少啊?

常用范围: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5.8-8.0;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液:4.92-8.18;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5.8-8.0

双指示剂法与混合指示剂法的区别是什么?

双指示剂法:先使用一种,到达终点后,又使用另一种,滴定至终点混合指示剂法: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指示剂,滴定至变色(即只有一个终点)

医药级磷酸盐与食品级磷酸盐的区别

一方面是纯度,另一方面是其他杂质含量,医院级要求的比较高

是食品级的碳酸钠与复合磷酸盐

碳酸钠显碱性,如果与显酸性的复合磷酸盐不能同时使用了再问:哦,谢谢

下列各组中的反应,需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A、铁锈和稀盐酸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成黄色.B、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需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C、石灰浆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实验现象是石灰浆溶解.D、氢氧化

可溶性磷酸盐和磷酸盐有什么区别?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里面的磷酸盐是哪一种?

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能够被溶解的程度.这里的可溶磷酸盐通常指:可以溶进水里面的含磷酸盐,当然还有一些难容的磷酸盐,以悬浮,沉淀,漂浮等形式存在于水中.环保局一般测的是总磷酸盐;总磷酸盐里面分可溶和不可

下列各组物质,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

A、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有大量气泡产生,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会观察到铁锈溶解,溶液变黄,现象明显,不需

1,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发生反应的是:

1:DA、反应了碳酸钙沉淀会减少B、反应了氧化铁会减少或消失C、反应了会产生不容的白色沉淀硫酸钡D、无现象,反应后Ph值会变化,需借助指示剂判断2:CA、比如氯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B、水溶液是碱性,和

Q: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必须加入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a.Cu(OH)2+H2SO4【无色溶液变蓝色,因为有硫酸铜生成,无需检验】b.NaOH+HCL【无色溶液还是无色,生成NaCl,需要加入指示剂判断】c.CaCO3+HCL【无色溶液有气体生成,因为有

精细磷酸盐是干什么的?化工

化肥饲料化工原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