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断发易服"的主张始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3 18:55:06
中国近代史上"断发易服"的主张始于
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

比较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本主张与社会实践的异同.

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社会实践: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军事工业;新式学堂及三大海军.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社会

比较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本主张与社会实践的异同,指出他们留给后人的历史教训、

洋务派:兴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编练海军,举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洋务运动失败.维新派:组织学会、团体、创办学堂、报刊、与顽固派论战,宣传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孙中山是比较正式系统提出民生主义的第一人.以前太平天国的洪仁轩也提出过民生主张,后来因为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而未能实行.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

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中英签定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上海海关成为中国第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关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

比较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本主张与社会实践的异同,指出他们留给后人的历史教

答:基本主张: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才能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变法维新,兴民权,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巨变

具体可以看看这些内容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

中国近代史上的平等条约

中法新约,没割地、没赔款、没开通商口岸,相对平等啊.

中国近代史上的辉煌

中国近代的科学家们1、林巧稚(1901——1983),著名妇产科专家.福建厦门人.1929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并被聘为协和医学院妇产科医师.后任妇产科主任兼教授.1932年和1940年

中国近代史上“断发易服”的主张始于什么时期

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民国颁布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的法令;大城市的知识分子主张改变传统的婚姻习俗,倡导婚姻自由,主张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中国近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中美在近代史上虽然也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等),但美国在中国近代史上和中国的关系在帝国主义列强中尚属比较“温和”,尤其是在对于1901年的《中美辛丑条约》中庚子赔款的问题上,美国国会于1908年通过一条

中国近代史上的人物传记

肯定是曾国藩传了,此书不论是从了解历史的角度,还是从为人处世的角度,抑或文学欣赏的角度都值得一读,堪称经典

比较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与维新派基本主张的异同,并评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1)洋务派、顽固派、抵抗派和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区别:\x0d前三者都是地主阶级派别.后两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并付诸实践,顽固派主张用传统文化抵抗侵略,抵抗派主张学习西方长

比较中国近代史上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基本主张与社会实践的异同,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答:基本主张: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才能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变法维新,兴民权,

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

解题思路: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的签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定;九一八事变整个东北三省的沦陷等。每次战争后,都会有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都会割地赔款。解题过程:鸦片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1、鸦片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①1840年6月,英军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标志着鸦片战争的开始.②1842年8月,英军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膝求和,标志着鸦片战争结束.2、鸦片战争标志着中